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梅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周左小丘疹消失,但致病菌經由血液循環傳染到全身各器官。2. 第二期梅毒(系統性侵犯時期):發病後6周至6個月間,症狀包括全身不適、低度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喉嚨痛、淋巴腺病變、關節疼痛、手掌和腳底的丘疹、陰唇周圍無痛性濕疣。3. 第三期梅毒:晚期梅毒持續約4~20年,會發生慢性漸進性之系統的發炎反應,侵犯心臟、各大動脈及血管,導致主動脈炎和血管瘤。亦可能破壞神經系統、皮膚、骨骼和內臟等器官。 三、合併症初生嬰兒母親感染,會產生先天的缺損,如智力發展遲緩、畸形、耳聾和失明。梅毒亦可能造成胎兒死亡和自發性流產。 四、治療及...
盩厔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在陝西省長安縣東,留業河與渭水的合流處。漢武帝時始置,故城在今陝西省盩厔縣東,屬右扶風。因此地山水曲折而得名。今大陸地區改為周至縣。
鐘鼎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至漢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參見「金文」條。
教育目的的演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目的的演進目錄1 中國教育目的的演進1.1 虞夏商三代到西周1.2 東周至春秋戰國1.3 秦代到清末1.4 民國後2 西洋教育的演進2.1 文藝復興以前2.1.1 希臘教育2.1.2 羅馬時代2.2 中世紀2.3 結論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中國教育目的的演進 虞夏商三代到西周此時目的在於穩定階級制度,使社會安定,貴族擁有最大利益。 東周至春秋戰國此時有著布衣卿相之說,教育在於促使人們向上流動,從這個時候開始。 秦代到清末因為科舉的產生,逐漸有...
府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兵制。始於西魏,北周、隋唐沿用。北周府兵是兵民分籍,由軍人自相督率,隸屬軍府管轄,唐代則改為軍民合一,軍納入戶籍,隸屬州縣。府兵選自兵區家富而體健子弟,年二十當兵,年六十退役。不擔任其他徭役,須自備糧食衣裝。平時得農耕、教戰,戰時出征,尚須入京宿衛。《新唐書.卷五○.兵志》:「府兵之制,起自西魏、後周,而備於隋,唐興因之。」
接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待應對。《南史.卷五.齊廢帝鬱林王本紀》:「性甚辯慧,哀樂過人,接對賓客,皆款曲周至。」
炳靈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甘肅省永靖縣,是著名的石窟寺院。開鑿於西秦建弘元年,經北魏、北周至明,有洞窟三十四個,佛龕一百四十九個。洞窟格式與龍門、雲岡相似,佛龕風格採複缽式塔形,為此地石窟的特徵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