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因陋就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罷老:勞乏、困倦。罷,音ㄆ|ˊ,通「疲」。 (2) 究:完全通曉。
一會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指時候。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老夫這一會兒困倦。張千你與大房吏典休要大驚小怪的,老夫暫時歇息咱。」也作「會子」、「會兒」、「一會」、「一會子」。
懨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困倦或憂鬱的樣子。唐.劉兼〈春晝醉眠〉詩:「處處落花春寂寂,時時中酒病懨懨。」《紅樓夢》第七二回:「次日便覺心內不快,百般支持不住,一頭睡倒,懨懨成了大病。」也作「厭厭」。
疲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累困倦。《後漢書.卷一六.寇恂傳》:「今士馬疲倦,方履險阻,非萬乘之固,前年潁川,可為至戒。」《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皇帝跋涉遠來,士馬疲倦,卒與唐戰而大捷,何耶?」
睏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勞困倦。如:「熬夜會使人睏倦而精神不濟。」也作「困倦」。
將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養休息。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娘子日來困倦,何不將息將息?只管獨坐,是甚意思?」
前仰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前後晃動。多用以形容大笑、酒醉、困倦時站立不穩的樣子。《紅樓夢》第四一回:「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後合的,朦朦兩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文明小史》第五九回:「話沒有說完,在座一齊笑起來,鄒紹衍和沖天礮更是笑得前仰後合。」也作「後合前仰」、「後仰前合」、「前合後仰」。
瞌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倦而思睡。《景德傳燈錄.卷二八.玄沙宗一師備大師》:「諸人作麼生滿目覷不見,滿耳聽不聞,此兩處不省得,便是瞌睡漢。」元.舒頔〈朝天子.學騃〉曲:「儘叫他爭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也作「磕睡」。
安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寧喜樂。《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在家裡慣了,是做時便倒安樂。不做時,便要困倦。」
人困馬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和馬都疲倦困乏。形容因奔走而勞乏困倦。《水滸傳》第三四回:「看看天色晚了,又走得人困馬乏。」《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太史慈到那裡,人困馬乏,必然被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