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結合、聚集。[例]團結、團聚、團圓
望穿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代王實甫所作《西廂記》,是根據唐代元稹《鶯鶯傳》(一名《會真記》)改寫鋪陳而成的雜劇。內容描寫張君瑞與崔鶯鶯的戀愛故事,和《鶯鶯傳》不同的是,結局完滿團圓。典源節錄的是:婢女紅娘替小姐崔鶯鶯送信給張君瑞,張君瑞看了之後又喜又憂;喜的是鶯鶯約他半夜見面,憂的是不知如何翻牆穿過院門深鎖的花園。深知鶯鶯心意的紅娘,鼓勵張君瑞放心去,不要害怕,以免讓鶯鶯望穿明澈的眼睛,眉頭深皺而減損了美麗的容顏。 文中用「秋水」來喻指眼睛,望穿眼睛是一種夸飾的修辭技巧,表示極度的企盼。後來「望穿秋水」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殷切盼望。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世變化無常,不可能永遠處於順境。元.楊文奎《兒女團圓.楔子》:「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算計,過後一場空。」《水滸傳》第二二回:「我初來時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卻聽莊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慰、勸誘,帶有哄騙的意思。《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只怕女兒不肯,須是緩緩的偎他。」
八拜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代王實甫《西廂記》,是根據唐代元稹〈鶯鶯傳〉(一名〈會真記〉)改寫鋪陳而成的雜劇,內容是寫張君瑞與崔鶯鶯的戀愛故事,和《鶯鶯傳》不同的是,結局是完滿團圓。典源這裡節錄的是,張君瑞第一次出場向觀眾所作的自我介紹。敘述他在赴京趕考途中,路經河中府蒲關,是老友杜確所鎮守的地方,在當年還是同郡同學時,兩人曾結拜為異姓兄弟的好朋友。古時候因為對父執輩須行八拜禮,所以朋友若相交親密如同手足,經過約定,互視對方父執如同自己的親人,即可稱為「八拜之交」。後來「八拜之交」可能就是出自此處,被用來指結拜為異姓兄弟姊妹的朋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量詞。古代計算人數的單位。通「條」。如:「六籌好漢」。《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當時聚起十六籌後生,準備八副繩索扛棒,隨宋金往土地廟來。」
肝膽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xīn xiāng zhào釋義︰猶「肝膽相照」。見「肝膽相照」條。 01.《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大丈夫腹心相照,何處不可通情?」 02.《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鰍兒雙鏡重圓》:「大丈夫腹心相照,何處不可通情。」 參考詞語︰心腹相照注音︰ㄒ|ㄣ ㄈㄨˋ ㄒ|ㄤ ㄓㄠˋ漢語拼音︰xīn fù xiāng zhào釋義︰猶「肝膽相照」。見「肝膽相照」條。 01.《隋唐演義.第四七回》:「眼前這幾個,都是心腹相照的,聽憑姊妹指揮。」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陳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於戰亂分散時各執半鏡,作為他日相見的信物,後果因此得以相聚歸合。典出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後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圓和好。《隋唐演義》第六六回:「如晦道:『就是徐德言,他的妻子就是我表姊樂昌公主。』無忌道:『哦,原來就是破鏡重圓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破鏡重圓,離而復合,固是好事。」也作「破鏡重合」、「覽鏡歸妻」、「金鏡重圓」。
目不轉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動也不動。形容凝神注視的樣子。《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便立在一邊偷看那人,目不轉睛。」《三國演義》第八回:「貂蟬便坐於允側。呂布目不轉睛的看。」也作「目不轉視」。
耀武揚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áng wēi yào wǔ釋義︰即「耀武揚威」。見「耀武揚威」條。 01.《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只因武備久弛,軍無紀律,教他殺賊,一個個膽寒心駭,不戰自走;及至遇著平民,搶擄財帛子女,一般會揚威耀武。」 02.《西遊記.第八八回》:「弟兄三個大展神通,都在那半空中,一齊揚威耀武。」 參考詞語︰奮武揚威注音︰ㄈㄣˋ ㄨˇ |ㄤˊ ㄨㄟ漢語拼音︰fèn wǔ yáng wēi釋義︰猶「耀武揚威」。見「耀武揚威」條。 01.《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姜)維奮武揚威,殺入魏軍之中,左衝右突。魏軍大亂,自相踐踏,死者大半。」 02.明.姚茂良《精忠記.第八齣》:「身為上將,統領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