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3.34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郁達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40年郁達夫成為新加坡南洋學會創建人之一。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任「星華文化界戰時工作團」團長和華僑抗敵動員委員會執行委員,組織「星洲華僑義勇軍」抗日。新加坡失守後,郁達夫至蘇門答臘避難。 遇害1942年6月初郁達夫逃至蘇門答臘西部市鎮巴爺公務,化名為趙廉,居住在當地華僑蔡承達的房屋,並在當地人協助之下開設酒廠維生。附近地區的日本憲兵隊得知趙廉是當地唯一懂日語的華僑後,希望他當翻譯。郁達夫不收日軍的聘金,但其自願充當日軍翻譯一事引起當地人許多誤解和不滿。1944年,日軍發現他的真正身分。日本投降後不久的某個晚上...
四行倉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日軍進攻上海,師團長謝晉元率八百孤軍死守四行倉庫,英勇奮戰,事蹟壯烈,贏得國際輿論讚揚,四行倉庫因而聞名。
八一三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抗日戰爭初期,日軍欲以速戰速決的戰略亡華,於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以強大兵力猛攻上海。次日,日軍又襲擊杭州。國軍空軍奮力迎戰,擊落日機三架,首創中日空戰的勝利紀錄,後遂訂八月十四日為空軍節。陸軍方面,以第八十八團長謝晉元率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英勇抗敵,震撼世界。此次戰役歷時三個多月,史稱為「八一三之役」、「八一三淞滬大戰」。
謝晉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5~1941)廣東蕉嶺人,字中民,黃埔軍官學校畢業。抗戰期間,上海閘北四行倉庫之役,以四百餘人堅守據點,掩護大軍退卻,英勇非常。後奉令撤退,留駐公共租界,晉升團長,不久被四名受敵誘騙的士兵行刺而殉國。
徐永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7~1959)字次辰,山西崞縣人,陸軍大學畢業。歷任綏遠、河北、山西省政府主席。抗戰時任軍事委員會軍令部部長;日本投降,獲派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參加同盟軍受降典禮,嗣任陸軍大學校長、總統府資政。著有《求己齋日記》、《回憶錄》、《言論集》。
姚名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5~1942)字達人,江西興國人,清華大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復旦大學、暨南大學教授;抗戰時任江西中正大學史學系教授,組戰地服務團任團長,在樟樹石口遇日軍,奮戰成仁。著有《王靜安先生年表》、《章實齋之史學》、《章實齋年譜》、《中國目錄學史》、《史書要籍解題》等。
四行孤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日軍入侵淞滬,我軍在上海抵禦。十月二十六日大場陷落,閘北孤軍八百人,由師團長謝晉元率領,死守四行倉庫。三十一日終因敵眾我寡,不得已奉命退守,後遂以「四行孤軍」見稱於世。
吉星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8~1958)字紹武,河南扶溝人。行伍出身,歷任排、連、營、團長。七七抗戰,堅守宛平縣城,積功升師長、軍長、兵團副司令。國軍撤退至臺後,任金門防衛部副司令官,八二三砲戰時,中彈殉國。
古寧頭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共派兵渡海侵犯,在金門古寧頭一帶,被國軍包夾擊潰,俘獲共軍團長以下官兵七千餘人,獲致空前大捷。也稱為「古寧頭大捷」、「金門大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