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1.12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學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大學圖書館創立於1983年,1986年遷入新建專用館舍,是一所發展較快、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配合學校建設文、法、理、工、商多種應用學科,培養應用型人材的目標,館藏以上述應用學科文獻為主,以香港、臺灣版書籍的收藏比較豐富為特色。至1990年藏書達331,000冊,包括中文書籍282,000冊、外文書籍44,000冊、報刊合訂本2,900餘冊、縮影聲像資料2,100餘件。1990年採集中文書籍33,900餘冊、外文書籍2,700餘冊、聲像資料179件,訂購中外文報刊2,700餘種。
  專用館舍面積23,000平方公尺,有閱覽座位1,600席。
八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臺灣的彰化縣,最早建於1709年,1719年完工,取濁水溪之水灌溉八堡農田,是臺灣最古老的埤之一。
溝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溝旁。例:溝脣﹝又讀zun55 gieu24 siin11南﹞該垤地,阿爸拿來種菜摎禾筍﹝茭筍﹞。(水溝旁那塊地,爸爸拿來種菜和茭白筍。)
運河,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河、渠之坡度佈置以下坡(downgrade)為原則,順著流路則儘量保持固定之坡度。太陡之坡度較易引起渠道底床或邊坡之沖蝕,太緩不僅減少水利效率,且易引起懸浮沈滓之淤積,因此,設計流速常是稍小於最大容許流速者。而且,設計斷面以能使運河、渠達到沖淤平衡為原則。渠道之挖填則儘可能順著自然河道施工,以達挖填平衡而降低成本。
  如果運河、渠土質之通透性良好,為防止滲漏,應有內面工(lining)之鋪築。常用之內面工材料有粘土、瀝青、水泥砂漿與鋼筋混凝土等。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陳凱歌執導電視劇):由楊凡飾演《關公》(2001年電視劇):由王英權飾演《貂蟬》(2002年,深電視臺電視劇):由張山飾演 《武聖關公出解梁》(2002年電視劇):由陳思成飾演《見龍卸甲》(2008年,李仁港執導電影):由狄龍飾演《赤壁 (電影)|赤壁》(2008年,吳宇森執導電影):由巴森飾演台灣電視劇《終極三國》(2009年):由胡宇崴飾演《三國 (電視劇)|三國》(2010年,中國大陸電視劇):由於榮光飾演《關雲長 (電影)|關雲長》(2011年,麥兆輝、莊文強執導電影):由甄子丹飾演 傳說俚語在關羽家鄉解縣...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2000年 台灣,高雄市文藝獎;以詩集《高樓對海》獲得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2001年 大陸,深版散文選《大美為美》列入《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叢書;第二屆霍英東成就獎2008年 台灣,獲國立政治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 生平年表 1928年 出生於中國,江蘇,南京。小時居住南京,亦隨父母返回永春、武進,並經常來往於杭州。1937年 對日抗戰開始,流亡江蘇、安徽淪陷區。1938年 隨母親逃往上海,居住半年,後經由船隻經過香港抵達越南|安南,又經過昆明、貴陽,抵達重慶與父親相聚。1940年 進入南京青年會中學,當時校址在...
成功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座於1960年增設完畢,隨即籌設專科教室。1964年劉芳遠接任校長,任內研擬四年計劃,購回校內瑠公地三百餘坪,建築體育館、求是樓、八德樓。1967年成功高中改隸於臺北市,更名為「臺北市立成功中學」。1969年 臺灣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更名為「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1973年李大祥接任校長。在任期間,將原濟南路一段側舊校舍拆建為四維樓。1996年在校生許家豪、黃俊傑在校友朱亮愷的協助下架設成功高中官方BBS站「濟城歲月」,並創立成功高中校園網路策進會;此後協同師大附中網管小組、建國中學學術網路管理委員會共同成立臺灣區中...
潘敦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岸裡社的權力都獲得擴張。 割地換水雍正年間,潘敦仔以番業主身份,邀請以張達京為首的漢人墾戶投資興建水、開發水田。岸裡社則以土地所有權換取水權利和穀糧,史上稱為「割地換水」。(同註1) 第一位非漢人通事乾隆23年(1758)清廷改變通事任用辦法,以通漢語的「熟番」取代漢人,任命潘敦仔為岸裡社總通事。(註4)潘敦仔集土目(即土官,乾隆以降為了與中國世襲土官制度區別,故改稱)、社主與通事等職於一身,也造就他與其家族在岸裡社的權威地位。 參考書目註1....
二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分 布,連絡各個村落的小徑大部份皆沿著河川而築。轄區內重要文化點,有八十幾年歷史的學進國小、二結、二結車站、二結紙廠、已被指明為縣級古蹟的二結穀倉和近年來遠近馳名的二結王公廟 。隨著早期移民來臺拓荒,二結三王公於二百二十年前由先民廖地從福建省漳浦湖西坑攜到二結建廟供村民祭拜。由於王公神蹟顯赫,二結王公廟除了是當地主要信仰中心外,也成為宜蘭地區重要的宗教據點。二結王公廟於民國十八年﹙西元1929﹚改建,迄今已有七十幾年的歷史。大部份住在二結地區的居民,遇到出外、當兵、行車、病痛等事情,均會到廟裡上個香祈求平安,因此與...
九龍半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