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2.65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抱佛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仰佛教,鑽研佛理。唐.孟郊〈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後比喻平時沒有準備,臨時倉皇應付。《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自從倪太守亡後,從不曾見善繼一盤一盒,歲時也不曾酒盃相及。今日大塊銀子送來,正是『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各各暗笑,落得受了買東西吃。」
顧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顧及生命。唐.王維〈與工部李侍郎書〉:「畏賊顧望,貢獻不至,莫有鬥心。侍郎慨然,枕戈泣血,奮不顧命,捍衛聖主。」《宋史.卷二五五.列傳.康延澤》:「帥師討賊,奮不顧命;垂老之年,殞身鋒鏑。」
棄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唾棄、絕交。唐.杜甫〈垂老別〉詩:「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宋.蘇軾〈答李端叔書〉:「先蒙惠書,又復懶不即答,頑鈍廢禮,一至於此,而足下終不棄絕,遞中再辱手書,待遇益隆。」
少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輕力強的時候。《文選.劉徹.秋風辭》:「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唐.杜甫〈垂老別〉詩:「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歎。」
別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化為塵土,而起繼後浪各顯優長與特色,是否有人甘於只做傳薪者?所以,在「名流各有千秋在」的時勢下,垂垂老矣者只能帶著昔日榮景,逐漸走向衰逝之途。而其中所用「千秋」一詞,其實早見於漢代李陵〈與蘇武〉詩中,詩云:「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此處「千秋」一詞意指「時間久遠」,爾後才又衍申出「可長久存在」的含意。後來「各有千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各有長處和特色,或各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
小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僮僕。唐.杜甫〈獨坐〉詩二首之二:「晒藥安垂老,應門試小童。」也稱為「小童兒」。
白髮郎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時顏駟歷任文、景、武帝三朝,卻未投君王所好。雖鬚髮已蒼白,垂垂老矣,仍屈居於郎官一類的小官。典出漢.班固.漢武故事。後比喻終身運氣太差,難有作為。宋.蘇軾〈董儲郎中嘗知眉州與先人遊過安丘訪其故居見其子希甫留詩屋壁〉詩:「白髮郎潛舊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也作「郎潛白髮」。
各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化為塵土,而起繼後浪各顯優長與特色,是否有人甘於只做傳薪者?所以,在「名流各有千秋在」的時勢下,垂垂老矣者只能帶著昔日榮景,逐漸走向衰逝之途。而其中所用「千秋」一詞,其實早見於漢代李陵〈與蘇武〉詩中,詩云:「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此處「千秋」一詞意指「時間久遠」,爾後才又衍申出「可長久存在」的含意。後來「各有千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各有長處和特色,或各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
各有千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化為塵土,而起繼後浪各顯優長與特色,是否有人甘於只做傳薪者?所以,在「名流各有千秋在」的時勢下,垂垂老矣者只能帶著昔日榮景,逐漸走向衰逝之途。而其中所用「千秋」一詞,其實早見於漢代李陵〈與蘇武〉詩中,詩云:「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此處「千秋」一詞意指「時間久遠」,爾後才又衍申出「可長久存在」的含意。後來「各有千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各有長處和特色,或各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
閒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務清閒的官。唐.白居易〈答夢得秋庭獨坐見贈〉詩:「應是天教相暖熱,一時垂老與閒官。」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