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8.59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代久遠的寺廟。南朝陳.徐陵〈出自薊北門行〉:「燕山對古剎,代郡隱城樓。」
起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興盛與衰落。《文選.顏延年.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萬古陳往還,百代勞起伏。」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露頻。  應當整孤棹,歸來展殷勤。 答端  坐憶故園人已老,寧知遠郡雁還來。  長瞻西北是歸路,獨上城樓日幾回。 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甥播)  棄職曾守拙,玩幽遂忘喧。山澗依磽瘠,竹樹蔭清源。  貧居煙火濕,歲熟梨棗繁。風雨飄茅屋,蒿草沒瓜園。  群屬相歡悅,不覺過朝昏。有時看禾黍,落日上秋原。  飲酒任真性,揮筆肆狂言。一朝忝蘭省,三載居遠藩。  複與諸弟子,篇翰每相敦。西園休習射,南池對芳樽。  山藥經雨碧,海榴淩霜翻。念爾不同此,悵然複一論。  重陽守故家,僴子旅湘沅。俱有緘中藻,惻惻動離魂。 ...
煙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繁華的景象。唐.杜甫〈清明〉詩二首之二:「秦城樓閣煙花裡,漢主山河錦繡中。」
古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懷舊之感。唐.杜甫〈登兗州城樓〉詩:「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空城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敘述諸葛亮鎮守西城,在得知街亭失守及司馬懿將率軍攻西城的消息,城中無兵可迎敵,於是諸葛亮沉著鎮定,設空城計,命人將城門打開,而自己在城樓上撫琴飲酒。司馬懿等人見狀,疑有埋伏,引兵而退的故事。今多用以比喻毫無實力、虛張聲勢嚇人。
往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處處。《管子.度地》:「令下貧守之,往往而為界,可以毋敗。」《魏書.卷四二.堯暄傳》:「初,暄使徐州,見州城樓觀,嫌其華盛,乃令往往毀撤,由是後更損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吹動。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詩:「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清.陳維崧〈水調歌頭.昨夜湔裙罷〉詞:「一寸雙文畫板,風颭繡旗開。」
重頭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或表演過程裡,主要且最精采的部分。[例]《空城計》裡的重頭戲是孔明在城樓彈琴的一段。
喜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敢緊回報予司馬懿。司馬懿不信,令軍隊停在原地,自己騎著快馬到城前眺望。一看之下,果然不假,諸葛亮高坐城樓之上,笑容滿面地彈琴,左右各站一個小童,一個手捧寶劍,一個拿著拂塵驅趕蚊蠅。城內百姓則是低頭灑掃,完全沒有禍到臨頭的驚慌。司馬懿見狀,以為諸葛亮是要誘敵深入,城內必有伏兵,於是決定暫且退兵。諸葛亮料想司馬懿當會整軍再來攻,便趁著魏軍退兵的空檔,帶著全城百姓與軍士,棄守西城,退入漢中。而他在這場交戰中,不費一兵一卒便以計退兵,不但在當時令人驚嘆,後世更有人作詩讚曰:「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而諸葛亮在大敵當前時,猶能「披鶴氅,戴綸巾」,「笑容可掬,焚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