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514 ms
共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繫於冠冕兩側,垂在耳旁,用以塞耳的玉飾。《說文解字.玉部》:「瑱,以玉充耳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晉.杜預.注:「瑱,充耳。」唐.孔穎達.正義:「禮以一絛五采橫冕上,兩頭下垂,繫黃綿,綿下又縣玉為瑱以塞耳。」《戰國策.齊策四》:「徹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也稱為「充耳」。
|
迅雷不及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聲突然響起,令人來不及掩住耳朵。比喻行動迅速,令人防備不及。《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然後以得勝之兵,掩諸侯之後,出其不意,彼前後受敵,一戰乃成擒耳。正所謂『迅雷不及掩耳』,此誠不出世之功也。」也作「疾雷不及塞耳」、「疾雷不及掩耳」。
|
水清無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至清則魚無法生存。比喻人過於明察就沒有朋友。《太平御覽.卷六八六.服章部.冕》:「垂旒者示不視邪,纊塞耳示不聽讒,故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片樹葉遮住眼睛,就看不見高大的泰山。比喻為局部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局或根本的問題。「泰」文獻異文作「太」。《鶡冠子.天則》:「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也作「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
盜鐘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人得到一口鐘,想要背走,但因巨大無法背負,想擊毀它,但撞擊時有鐘聲,恐怕他人聽到聲音來搶奪,於是掩上耳朵。典出《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比喻自欺欺人。《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立嗣君於南面,斃母后於中闈,黃門與禁旅皆殲,宗室共衣冠並殪,復又盜鐘掩耳,嫁禍於人。」也作「盜鈴掩耳」、「竊鈴掩耳」、「塞耳盜鐘」、「塞耳偷鈴」、「掩耳盜鈴」、「掩耳盜鐘」、「掩耳偷鈴」。
|
作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寫文章。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聊齋志異.卷二.陸判》:「作文不快,知君之毛竅塞耳。」
|
黈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綿。舊時加於冕的兩旁,使耳朵不妄聽不義的言語。《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文選.張衡.東京賦》:「夫君人者,黈纊塞耳,車中不內顧。」
|
疾雷不及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聲突然響起,使人來不及掩住耳朵。比喻行動迅速,令人措手不及。《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塞兒領著這三百人真個是疾雷不及掩耳,殺入府裡來。」《文明小史》第七回:「趁此天色尚早,他們或者未必起身,給他們個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網。」也作「疾雷不及塞耳」、「迅雷不及掩耳」。
|
以規為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瑱,古代冠冕上懸垂兩側以塞耳的玉石。以規為瑱指把規過勸善的話,視為塞耳的瑱玉,而完全沒聽入耳。語出《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瑱也?」後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
揜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住眼睛。《列子.力命》:「於彼我而有二心者,不若揜目塞耳,背阪面隍,亦不墜仆也。」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