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竹頭木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陶侃造船,將廢棄的木屑及竹頭收藏起來,後以木屑鋪雪地禦溼,竹頭作釘裝船,傳為美談。典出《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後用以比喻細微而有用的事物。宋.張孝祥〈代摠得居士與葉參政〉:「今者相公既傳宥密之寄,深思熟慮,日不暇給,將以戡外侮而隆內治,於斯時也,竹頭木屑皆所不棄,況如某受知之深者哉!」
簡在帝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皇帝所知曉、賞識者。《元史.卷一六七.王惲傳》:「今雖不能一一擇任守令,而行省官僚如平章、左丞尚缺,宜特選清望素著,簡在帝心,文足以撫綏黎庶,武足以折衝外侮者,使鎮靜之,庶幾治安可期矣。」《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他老大人官聲甚好,早已簡在帝心,將來潤翁引見之後,指日就要放缺的。」
禦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抵禦外侮。《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羽傳》:「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周書.卷四三.李延孫等傳.史臣曰》:「灌瓜贈藥,雖有愧於昔賢;禦侮折衝,足方駕於前烈。」也作「御侮」。
武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物質的裝備或心理的建設來加強。如:「一旦外侮入侵,全國人民都要武裝起來。」
藩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在邊陲各地設置節度使,鎮守土地,抵禦外侮,稱為「藩鎮」。唐.玄宗〈賜崔日知往潞州〉詩:「藩鎮謳謠滿,行宮雨露深。」《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此術既不易輕得,唐之藩鎮羨慕倣做,極力延到奇蹤異跡之人。」
訂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締結盟約。如:「這兩個國家基於軍事需要,訂盟以共同抵抗外侮。」
義和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中葉後的祕密會黨。義和團運動的特點之一是分散性的,在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有大刀會、義和拳、紅燈照、梅花拳、金鐘罩、鐵布衫,長期蔓衍於山東、直隸一帶,他們利用設立神壇、畫符請神等迷信方法祕密聚眾,教授信眾修煉一種據稱可以令人刀槍不入的拳法,稱為「義和拳」。後來轉而支持清朝極力排外,改喊「扶清滅洋」。因清廷守舊派袒護,藉以驅除外人,到處焚殺教士、教民,劫掠教堂,橫行京、津間,導致八國聯軍之禍。
杜秋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藩鎮採取強壓手段,引起藩鎮紛紛的不滿。後來番邦犬戎侵犯大唐邊境,憲宗對藩鎮施以寬柔政策,不但抵禦了外侮,而且取得了本土的安定,使唐室得到中興。憲宗之所以能及時轉變態度,除了大臣的建議外,重要的還是靠秋娘枕邊風的吹拂,她以一顆女性的柔愛之心,感化著鋒芒畢露的唐憲宗。  國家太平後,手下有大臣勸諫唐憲宗用嚴刑厲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動亂,這建議頗合憲宗的性格;但秋娘聞言則說:“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豈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見識深遠,入情入理,讓唐憲宗不能不信服,也就依了她的意見,以德政治天下。  秋娘深得唐憲宗的專...
結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締結盟約。[例]為防止強權入侵,弱小國家只好結盟共同抵禦外侮
武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事方面的設施。[例]國家武備精壯,方可抵禦外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