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揚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帆行船。南朝梁.劉潛〈帆渡吉陽洲〉詩:「揚帆乘浪華,操鼓要風力。」《明史.卷二一二.俞大猷傳》:「大猷等橫擊之,沉其一舟,餘賊遂揚帆而南,流劫閩、廣。」
雷霆之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運,破操烏林,敗備西陵,禽羽荊州,斯三虜者當世雄傑,皆摧其鋒。聖化所綏,萬里草偃,方蕩平華夏,總一大猷。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1>之怒,違垂堂之戒2>,輕3>萬乘之重4>,此臣之所惑也。臣聞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彊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闚,慼至而憂,悔之無及。若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惜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權用納焉。 〔注解〕 (1) 雷霆:巨大而急發的雷聲。 (2) 垂堂之戒:可能引致危機的大忌。垂堂,靠近屋簷下,比喻危險的地方。 (3) 輕:看輕、不重視。 (4)...
尚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盛氣凌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盛氣凌人」原作「盛氣臨人」。典故出自宋代樓鑰《攻媿集.卷八八.敷文閣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一文。文章中提到當時戶部侍郎李椿年建議重新丈量民田的經界,朝廷選派汪大猷擔任龍游縣的覆勘官。當時李椿年的規定十分嚴峻,凡是丈量過的田,重新勘驗,如有隱藏,不論多少,一律處以黥刑,流放到遠方。因為氣勢壓迫於人,所以人民縱有不服,也沒有敢跟他對抗的。後來「盛氣凌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驕橫的氣勢壓迫別人。但是這條成語也有人認為出自於較早的唐.孫元晏〈詠史〉詩中的〈謝澹雲霞友〉。詩云:「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緣何喚作雲霞友?卻恐雲霞未似...
盛氣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盛氣凌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盛氣凌人」原作「盛氣臨人」。典故出自宋代樓鑰《攻媿集.卷八八.敷文閣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一文。文章中提到當時戶部侍郎李椿年建議重新丈量民田的經界,朝廷選派汪大猷擔任龍游縣的覆勘官。當時李椿年的規定十分嚴峻,凡是丈量過的田,重新勘驗,如有隱藏,不論多少,一律處以黥刑,流放到遠方。因為氣勢壓迫於人,所以人民縱有不服,也沒有敢跟他對抗的。後來「盛氣凌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驕橫的氣勢壓迫別人。但是這條成語也有人認為出自於較早的唐.孫元晏〈詠史〉詩中的〈謝澹雲霞友〉。詩云:「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緣何喚作雲霞友?卻恐雲霞未似...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規模。近年來除了培養專業藥師人才以外,在生物技術的發展也頗有規模,日前生物科技系郭柏麟教授甫獲得吳大猷科學獎,為目前唯一獲得此殊榮的技職院校教職員。 校訓本校校訓為「真實」二字。「真」是鼓勵青年學子要努力不斷追求科學真理,實現真善美人生。「實」是腳踏實地做學問、學做人,追求人生理想。 校徽一、嘉南大學四字係『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之簡稱。二、圖中六角形圖案係化學最基本之有機化合物「苯」, 藥物中有許多化合物由苯的衍生物合成而來,其意義乃指藥及有關之科學。三、校徽下方枝梅花及植物:梅花係中華民國國花,植物表示藥用植物,中國傳...
盛氣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盛氣凌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盛氣凌人」原作「盛氣臨人」。典故出自宋代樓鑰《攻媿集.卷八八.敷文閣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一文。文章中提到當時戶部侍郎李椿年建議重新丈量民田的經界,朝廷選派汪大猷擔任龍游縣的覆勘官。當時李椿年的規定十分嚴峻,凡是丈量過的田,重新勘驗,如有隱藏,不論多少,一律處以黥刑,流放到遠方。因為氣勢壓迫於人,所以人民縱有不服,也沒有敢跟他對抗的。後來「盛氣凌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驕橫的氣勢壓迫別人。但是這條成語也有人認為出自於較早的唐.孫元晏〈詠史〉詩中的〈謝澹雲霞友〉。詩云:「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緣何喚作雲霞友?卻恐雲霞未似...
陳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41~1617)字季立,號一齋,又號溫麻山農,明連江人(今福建閩侯)。曾居俞大猷幕下,官至游擊將軍,著有《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等。
蕩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定寇亂。《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聖化所綏,萬里草偃,方蕩平華夏,總一大猷。」
埋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東漢順帝時,大將軍梁冀專權,朝政腐敗。帝選派張綱八人巡視全國,糾察吏治,餘人皆受命之部,獨綱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上書彈劾梁冀,揭露梁冀的罪惡。見《後漢書.卷五六.張皓傳》。後比喻不畏權貴,直言進諫。《文選.沈約.奏彈王源》:「雖埋輪之志,無屈權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大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授予重責、承受重任。《論語.衛靈公》:「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明史.卷二一二.俞大猷列傳》:「譚綸嘗與書:『節制精明,公不如綸。信賞必罰,公不如戚。精悍馳騁,公不如劉。然此皆小知,而公則堪大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