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移風易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樂記》1>凡姦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然後發以聲音,而文以琴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樂論》。〔參考資料〕 《荀子.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周大象二年(西元580),宣帝突然病死,登基的靜帝年方八歲,無法親政。當時朝廷之中,以皇后楊麗華的父親楊堅政治聲望最高。鄭譯和劉昉等大臣經過一番商量,決定擬一份假遺囑,稱宣帝讓楊堅代為攝政,輔佐靜帝。後來楊堅藉詔書的名義,接管了京師的軍隊,並鏟除異己,控制整個軍隊。鄭譯和劉昉擁戴楊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
瞎子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個盲人摸大象的身軀,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所摸到的部分是大象的整個形象。典出佛經,如《長阿含經》第十九獸鳥品、《大般涅槃經》第三十二、《義足經》卷下等。比喻觀察判斷事物以偏概全。如:「對事情的判斷不宜太過主觀,否則往往會瞎子摸象,自以為是。」
剔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器物透明精巧、雕飾細膩。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四折:「穿九曲明珠剔透,秤白牙大象奪魁。」
草原生態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的重量幾乎都大於地上部分的重量)。主要食用草本植物的動物有,草食性動物(野牛、斑馬、羚羊、長頸鹿、大象等)。台灣在中央山脈、玉山山脈和雪山山脈等高山地區,都生長了乾旱、耐寒的草本植物,形成了特殊的高山草原區。(註1)3. 草原生態系也由於草原的生長和腐爛非常迅速,所以草原的土壤也含有極高的礦物質,很適合農作物的種植,像是小麥及燕麥等,或是闢為牧場養殖牛、羊、馬也都相當合適。草原地區也可分成短草大草原、長草大草原和熱帶草園,也因為沒有森林的阻礙,動物的視野相當遼闊,可以遠望四方,也因為如此,像羚羊、斑馬等可以藉由長腿高速...
海洋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藍鯨的時間是1904年,地點在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這條藍鯨長33.5米,體重195噸相當於35頭大象的重量。它的舌頭重約3噸它的心髒重700公斤,肺重1500公斤,血液總重量約爲8噸~9噸,腸子有半里路長。這樣大的軀體隻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藍鯨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巨獸,論個頭堪稱獸中之“王”。藍鯨還是絕無僅有的大力士。藍鯨有一個扁平而寬大的水平尾鰭,這是它前進的原動力,也是上下起伏的升降舵。由前肢演變而來的兩個鰭肢,保持着身體的平衡,並協助轉換方向,這使它的運動既敏捷又平穩。(二) 魚類飛魚、鮪魚、旗魚、熱帶魚、鯊魚...
大音希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大最美的聲音是無聲之音。引申人為創作的音樂破壞了聲音的完美。《老子》第四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注音符號教學口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鵝有長脖子,ㄛ字縮頭睡著啦﹗(註﹕ㄛ的音在閩南語是「黑」的意思。天黑了,鵝會把頭縮回來睡覺。)※「大象口渴喝喝水,喝完了水搖搖尾。」大象好大,水最少要兩大罐,所以有兩筆畫的是「ㄏ」。大象的巴只有一條,所以只有一筆畫的是「ㄟ」。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在即,為因應遽然減少的教學時數,教師惟有尋求更精緻的教學法,導引學生做更有效率的學習。希望這些口訣,能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氣氛中學得又...
向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公司,1989。(2)《達達的時光隧道》﹝日‧龍尾洋一著‧科幻﹞。台北:小天,1990。(3)《大象的鼻子長》﹝日‧窗道雄著‧童詩﹞。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6。論述類(1)〈楊逵「新聞配達夫」的版本之謎〉﹝日‧塚本照和著‧論文﹞。台北:《台灣文藝》,94期,1985年5月。(2)〈賴和小說「豐作」的研究〉﹝日‧下村作次郎著‧論文﹞。高雄:《台灣時報》副刊,1986年6月13-17日。(3)〈日本治台年代的林獻堂〉﹝李獻璋著‧文獻﹞。台北:《自立晚報》副刊,1994。五、影像音訊類(1)《台灣詩人一百:向陽》﹝黃明...
晚成大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器晚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器晚成」一語出於今本《老子》第四十一章,在這一章中,提到「道」的境界不易知、不易行,所以一般俗士聽到「道」,就大笑起來,就是因為它難以捉摸。為了解釋「道」,老子用「大方」、「大器」、「大音」、「大象」來作比喻。這些都是「道」的象徵。「道」是什麼?它就像最圓融的空間,根本不是人為角度所能衡量;它也像最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時間製作,所以修道之人需要長時間的修練;它也像天籟般的聲音一樣,不是言語或樂器所能表現的;它也可以說是無形,不是人力所能覺察的。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大器晚成」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卓越的人才,往往成就較晚。這是根據後世傳本的《老子》演變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