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38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姿勢技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治療名詞。是舞蹈治療的一種技法,人類所有活動、姿勢和平衡很自然地對抗地心引力。例如:身體固定不動時是最自然的姿勢,垂直站立的姿勢從腳跟到頭頂是身體最佳弧線,使人很平穩地與地面成九十度。站立決定於穩定不動的身體和地心引力關係的定律。當物體作動作時,關係改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調節需要著地點來平衡並衡量其和質量的關係,使之更具有神經系統的本能性。姿勢不僅需要身體的調整技巧,需有勇氣及調節心理障礙的支援活動。舞蹈活動也利用各種姿勢所表現與調整的技法,除調整身體神經功能外,對心理勇氣的培養與心理障礙的突破有正面的作用。
《Dance Therapy》1981.
姿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理學名詞。頭部重心在頸椎前數公分處,為保持頭部直立,則頸部肌肉必須施以等長收縮。人體重心在脊柱前,則維持直立姿勢便成為背肌與腹肌的責任。因軀幹的重量集中在髖關節上,則臀大肌必須負起維持身體重心的責任。比目魚肌和腓腸肌都抵消身體在踝關節前傾的趨向。這些肌肉有維持身體直立的功能,稱之為姿勢肌。
姿勢 (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指未載重(含不著地)的四肢動作。
Irmgard Bartenieff & Doris Lewis《Body Movement Coping with the Environment》1980、Rudolf von Laban《The Language of Movement》1974 &《The Mastery of Movement》1971、 Alan Lomax, Irmgard Bartenieff, Forrestine Paulay《Folk Song Style and Culture》1968、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Jean Newlove《Laban...
步伐姿勢規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動作名詞。拉邦舞譜中記錄步伐與姿勢時應注意下列事項:一、步伐與姿勢的符號不可同時存在。二、記錄姿勢的時間應在步伐之重心轉移到二分之一以後的時間,始可記錄。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旋轉 (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常見於肩關節和髖關節杵臼關節運動的動作。上下肢骨頭在關節窩內以骨頭中線為軸心的轉動,稱之為旋轉。
平衡 (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學名詞〔見Balance〕。
姿勢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動作名詞。姿勢指四肢或身體部位由原來位置前往某一特定點之動作稱之。姿勢亦指不承受身體重量之動作,意即不與地心引力產生直接關係。此名詞用於複數可指之姿勢有:手部姿勢、踢腿及一些軀幹動作。
Ann Hutchinson Guest《Your Move: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Movement and Dance》1983.
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樣子、體態。如:「姿態」、「姿勢」、「舞姿曼妙」、「搖曳生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動作的狀態。如:「手勢」、「姿勢」。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戰國時期,燕國有個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看到趙國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學。結果不但沒有學好,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莊子.秋水》。後用來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歧路燈》第一○一回:「邯鄲學步,失其故步。」也作「學步邯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