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額手稱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額,以表敬意。後來演變為感激之意,如《水滸傳》第四二回:「宋江以手加額稱謝道:『慚愧!原來是九天玄女娘娘傳受與我三卷《天書》,又救了我的性命!』」宋江舉手至額,表示對九天玄女的感謝,也有用來表示慶賀之意。《東周列國志》第三七回:「文公至絳,國人無不額手稱慶。百官朝賀,自不必說。」描述晉文公逃到秦國避難,等亂事平定後回到晉國,老百姓無不舉手,高至額頭,以示慶賀。「額手稱慶」這句成語固指舉手齊額,表示慶賀、高興,但後來只要高興至極而慶賀,不一定舉手額頭,一樣可用「額手稱慶」來形容。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真的,並對真的趙知縣喝罵,還要用刑拷打。趙再理理直氣壯,高聲抗辯,卻無人相信。後來趙再理得到九子母娘娘的幫助,終於回復自己的身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甜美的。如:「味香甘甜」。《莊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昇《長生殿》第一五齣:「海南荔子味尤甘,楊娘娘偏喜啖。」
垂簾聽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后臨朝管理國事。《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翌日,郭威帥百官請太后臨朝,垂簾聽政。」《三國演義》第二回:「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覺得、感到。如:「害羞」。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怕娘娘覺饑時吃一塊淡淡鹽燒肉,害渴時喝一杓兒酪和粥。」《紅樓夢》第四六回:「他雖害臊,我細細的告訴了他,他自然不言語,就妥了。」
攛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幫忙、配合。《金瓶梅》第六八回:「吳惠、鄭奉、鄭春,每人三錢;攛掇打茶的,每人二錢。」元.白樸《梧桐雨》第二折:「請娘娘登盤,演一回霓裳之舞。(正末云)依卿奏者。(正旦做舞)(眾樂攛掇科)」
守口如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口如瓶」則被用來比喻嚴守祕密,如《隋唐演義》第三五回:「今願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萬一洩漏風聲,娘娘與夫人們只道妾等巧詐,以博聖恩眷寵。」
另眼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刻拍案驚奇.卷八》1>那妻子與小舅私對陳大郎說道:「那時在海灘上,望得見外婆家了,打發了來船,姊弟正走間,遇見一夥人,捆縛將來,道是:『性命休矣!』不想一見大王,查問來歷,我等一一實對,便把我們另眼相看,我們也不知其故。今日見說,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蘇州所遇,果非虛話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無名氏《霞箋記.第二五齣》。〔參考資料〕 明.無名氏《霞箋記.第二五齣》(據《六十種曲》引)奴婢蒙娘娘另眼看待,實有冤苦在心。今日蒙娘娘垂問,料想終難隱藏,我這一腔幽恨離愁,就奏與娘娘知道。娘娘恕奴婢萬死。
門當戶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不知名變文一》:「娘子既言百疋錦,娘娘呼我作上馬郎。彼此赤身相奉侍,門當戶對恰相當。」
魂飛魄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āo pò sàn釋義︰即「魂飛魄散」。見「魂飛魄散」(一)。 01.《西遊記.第三八回》:「娘娘見說,魂飄魄散,急下亭抱起,緊摟在懷。」 參考詞語︰魂銷魄散注音︰ㄏㄨㄣˊ ㄒ|ㄠ ㄆㄛˋ ㄙㄢˋ漢語拼音︰hún xiāo pò sàn釋義︰即「魂飛魄散」。見「魂飛魄散」(一)。 01.《紅樓夢.第三二回》:「襲人聽了這話,嚇得魂銷魄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