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傳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輾轉傳布、誦讀或稱道。漢.王充《論衡.正說》:「宣帝下太常博士,時尚稱書難曉,名之曰傳,後更隸寫以傳誦。」《紅樓夢》第六四回:「我豈不知閨閣中詩詞字跡是輕易往外傳誦不得的。自從你說了,我總沒拿出園子去。」
拓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從石碑上拓印下來的紙本。拓印時先將紙張浸溼,敷在碑刻或金石文物上,用毛刷刷平,此時凹刻的字跡、圖案處便會凹下去。等紙晾乾後,再以毛包拍打碑面上墨,平坦的地方烏黑一片,有字跡的地方則是空白。墨乾後將紙揭起,整平,即完成摹印的工作。如曹全碑拓本、玄秘塔碑拓本。
毛細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降的。2. 利用毛細現象,人們還生產出各種鋼筆、簽字筆和彩色筆。當用它們在紙上書寫時,紙馬上顯現出字跡來,這是我們平日所見慣的,但卻很少人想到,為什麼寫字時,墨水會源源不斷的出來,而不寫字時,它就不跑出來了呢?這是依靠鋼筆身上一系列毛細槽和筆尖上的細縫,把筆膽內的墨水運送到筆尖。而簽字筆和彩色筆的筆尖是一根細長的管子相連,管內壁有吸滿了墨水的棉捲,有的是彩色筆筆間也是用含多個毛細孔的材料做的,寫字時,筆尖一碰到紙,墨水就附著在紙上,並在紙上面留下了字跡
相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像。《易經.繫辭上》:「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紅樓夢》第七○回:「送了一卷東西與寶玉,拆開看時,卻是一色老油竹紙上臨的鍾王蠅頭小楷,字跡且與自己十分相似。」
端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整齊、不歪邪。[例]儀容端正、字跡端正
比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較對照。《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三》:「命州郡守倅結罪保明,比照字跡無偽,方許簾引注籍。」
筆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字跡的一筆一畫,皆為組合成「字」的要件。
娟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秀麗。[例]字跡娟秀
殘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破而不完整。[例]這份資料由於年代久遠,不但字跡模糊不清,頁數也殘缺不全。
剝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體剝蝕而脫落。唐.白居易〈題流溝寺古松〉詩:「煙葉蔥蘢蒼麈尾,霜皮剝落紫龍鱗。」《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棺材貼頭上有字,又被那屋上沒有瓦,雨零下來,把字跡都剝落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