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複寫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塗有化學顏料,書寫時可複印相同字跡的紙。凡欲同時寫成兩份或數份相同文字時,可將此紙夾於紙張之間,於上層紙張書寫,下層即可得相同的文字。[例]手寫二聯式單據時,可使用複寫紙,以省去重複抄寫的麻煩。
楚繒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期楚國古物,為現存最早書於絲帛上的墨跡。其字跡極小,筆力遒勁而饒意致,表現出婉曲古雅的楚書風格。抗戰前後於湖南長沙東郊出土。
印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金屬印格將香料末印成前後相屬的文字,焚燒之後,字跡仍分明可識。唐.王建〈香印〉詩:「閑坐燒印香,滿戶松柏氣。火畫轉分明,青苔碑上字。」也稱為「香印」。
束髮封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賈直言被貶嶺南,與妻訣別時,願妻早早改嫁。賈妻聽後將頭髮用繩子綁起來,以布帛封起來,要賈生在上面寫「非君手不解」五個字。二十年後歸來,布帛字跡依然如舊。見《新唐書.卷二○五.列女傳.賈直言妻董傳》。後用以指婦女的忠貞不改。
龍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字跡蒼勁有力像龍蛇般盤繞著。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休教那淫詞兒汙了龍蛇字,藕絲兒縛定鵾鵬翅。」
存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根。《福惠全書.卷二三.保甲部.調集符信》:「信籤發到,該保長將存執左半籤比對,長短字跡不差,方可施行。」
蝕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相與印刷技術未發明以前,碑刻因捶拓無度而字跡逐漸模糊崩損,稱為「蝕泐」。
筆跡鑑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用科學方法來判斷字跡真假的鑑定方式。通常用以偵辦刑案或解決文書及帳冊方面的糾紛。
閱讀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件資料經處理為縮影資料後,字跡變細小,無法直接閱讀。閱讀此等縮影資料所用的機器稱之。
密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保密的書寫方法。以特製的藥劑在紙上書寫文字,乾後紙上看不出痕跡,需以烘烤或特製化學藥劑塗抹,產生化學變化,使字跡重新顯現。主要目的是防止文件內容外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