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師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
談何容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非有先生仕於吳,進不稱往古以厲主意,退不能揚君美以顯其功,默(默)〔然〕無言者三年矣。吳王怪而問之,曰:「寡人獲先人之功,寄於眾賢之上,夙興夜寐,未嘗敢怠也。今先生率然高舉,遠集吳地,將以輔治寡人,誠竊嘉之,體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視靡曼之色,耳不聽鐘鼓之音,虛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于茲矣。今先生進無以輔治,退不揚主譽,竊不為先生取之也。蓋懷能而不見,是不忠也;見而不行,主不明也。意者寡人殆不明乎?」非有先生伏而唯唯。吳王曰:「可以談矣,寡人將竦意1>而覽2>焉。」先生曰:「於戲3>!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夫談有悖於目4>、拂於耳5>、謬於心6>而便於身7>者,或有...
何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說什麼。用以表示憤慨。《史記.卷六四.司馬穰苴列傳》:「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何謂相送乎!」漢.李陵〈答蘇武書〉:「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何謂不薄哉!」
學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晚輩。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二.名臣》:「及溥為相,客或候祚,溥常朝服侍立,客不安席,求去,祚曰:『學生勞賢者起避耶?』」
轉輾反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來覆去,臥不安席。一般多用來形容心事重重或有所思念。明.陸采《懷香記》第八齣:「心上甚是愛他,因此日則憔悴昏沉,夜則轉輾反側。」也作「展轉反側」、「輾轉反側」。
食不甘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食無法辨別美味。形容憂慮煩躁或忙碌勞累的樣子。《淮南子.泰族》:「晉獻公欲伐虞,宮之奇存焉,為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三國演義》第九七回:「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也作「食不遑味」、「食不知味」、「食不終味」。
懸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心神不定。《戰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文選.張協.雜詩十首之七》:「羈旅無定心,翩翩如懸旌。」
今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今天。如:「今日事,今日畢。」《三國演義》第八回:「司徒王允歸到府中,尋思今日席間之事,坐不安席。」
食不遑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食無法辨別美味。形容憂慮不安或忙碌操勞的樣子。《文選.曹植.求自試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寢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剋為念。」也作「食不甘味」。
肥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人呼喚之辭。《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滕生滿斟著一杯酒,笑嘻嘻的唱個肥喏,雙手捧將過來,安席。」《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逸雲一笑不語,老殘肅然起敬的立起來,向逸雲唱了一個大肥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