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鹿死誰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時,北方有五個少數民族起而獨立,先後建立了十六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其中氐族的前秦和羯族的後趙國勢最強。後趙的開國君主石勒是個有野心也有才幹的人,建立不少豐功偉業,將國家治理得很好。有一次,他在宴請外國使節的餐會上,很得意地問大臣徐光說:「我的功績可以和歷史上哪位開國君主相比?」徐光說:「陛下您比漢朝的劉邦、曹魏的曹操還要神勇能幹,自夏商周以來無人能比,只在黃帝之下而已!」石勒聽了笑著說:「你把我說得太好了吧!我若遇到劉邦,必定忠心侍奉他,與韓信、彭越等一起替他打天下。如果遇到光武帝劉秀,就會和他爭天下,那時誰會輸贏還不知道呢!」石勒用「未知鹿死誰手」表示他有與劉秀競爭的自信。「鹿」...
東道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鄭大夫燭之武見秦穆公,要求秦軍停止進攻鄭國,鄭國今後作為東路上的居停主人招待來往的秦國使者。因鄭國在秦國東面,所以稱為「東道主」。語出《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後借以泛稱接待或宴請賓客的主人。唐.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君為東道主,於此臥雲松。」也作「東道」、「東道主人」。
借刀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太守黃祖跟他個性一樣,於是就將他送給黃祖。黃祖剛開始也相當重用他,而禰衡也克盡職責。但有一次黃祖在宴請賓客時,禰衡當場和他起了衝突,而且出言不遜,黃祖一怒之下就將他殺了。曹操當初把禰衡送給別人就是想借別人的手殺他,後來果然成真。這就是「借刀殺人」。明代戲曲《三祝記》裡,用到這句成語。劇中描述宋代名臣范仲淹的政敵想除掉范仲淹這個眼中釘,屬下便獻計說:「目前正值趙元昊的叛變,朝廷欲選將帶兵平亂,您不如明天上奏推薦范仲淹,他沒有帶兵經驗,說不定會死在前線,這正是借刀殺人之計,又可以顯現出您不計前嫌,以德報怨。」後來,「借刀殺人」就用來比喻假他人之手去害人。
交頭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話是宋代流行於民間的一種說唱文學,多取材自古代軼事,《前漢書平話》即是改編自西漢的歷史。漢朝初年,高祖皇帝駕崩後,接任的惠帝個性軟弱,以致朝政由太后呂氏把持。惠帝崩後,呂后又立少帝,並大封宗族兄弟為王,引起劉氏諸王與朝中大臣的不滿。《前漢書平話》講述到這段歷史,說燕王劉澤起兵反呂后,呂后認為這是朝中大臣唆使的結果,便聽從族人呂胥的建議,宴請各大臣,要在席間給朝臣一點下馬威。呂后命樊亢維持秩序,樊亢在席上宣布三項禁令:一、不能兩人以上一起起身,二、不得湊近頭耳私語,三、不得推說酒醉拒飲。違者立斬。後來「交頭接耳」就被用來形容低聲私語。
藍田生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藍田,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南,因為此山出產美玉,古時就以「藍田生玉」這個成語,比喻名門出俊秀子弟。根據記載:三國時的諸葛恪,從小聰慧過人,常隨著在東吳做官的父親諸葛瑾參加宴會。他善於言辭,應變能力無人能及。有一次孫權在宴請賓客時,命人牽著一條驢走出來,驢臉上寫著「諸葛子瑜」四字,用來取笑諸葛瑾的長臉。諸葛恪見了就提筆在這四字下加了「之驢」二字,全場賓客無不讚嘆他的機智。孫權見了也很驚奇,他對諸葛瑾說:「藍田生玉,真不虛也。」意思就是說:人說好山可以出好玉,就像好家庭可以培養出來優秀的子弟,果然名不虛傳啊!後來「藍田生玉」被用來比喻名門出俊秀子弟。另外,此語和「藍田種玉」十分相似,但是「藍田種玉」...
麟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穎異常的嬰孩。多用來讚美別人的兒子。[例]老王喜獲麟兒,因此決定宴請公司所有的同事。
行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舉行某種儀式。[例]他們倆步進結婚禮堂,行禮如儀後,在酒樓宴請賓客。
服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人死後,遵照禮俗,在一定的期限內戴孝,表示哀悼。[例]她在服喪期間,謝絕各種宴請邀約。
尾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俗稱。相對於農曆二月初二的「頭牙」。參見「尾迓」條。
瑤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仙界的天池,傳說中在崑崙山上,周穆王西征曾在此受西王母宴請。後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卻待要宴瑤池七夕會,便銀漢水兩分開。」《西遊記》第五回:「大仙是個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誑語作真,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