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驅直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臣不知也;不然,則未見深入之利也。臣故曰勿擊便。」 〔注解〕 (1) 彊弩之末:強弩射出的箭,到射程盡頭,已經沒有力道。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見「強弩之末」。 (2) 縞:音ㄍㄠˇ,白色的絲織品。 (3) 朝:音ㄓㄠ,白天。 (4) 莫:音ㄇㄨˋ,同「暮」,傍晚、太陽將落的時候。
彊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弩發射的箭,至射程盡頭,力量削弱,連絹帛也穿不過。語本《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傳》:「彊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比喻氣衰力竭。《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百餘里,此所謂『彊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也作「強弩之末」。
迫擊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從炮口裝彈,以曲射為主的火炮。炮身短,射程遠,可破壞敵方的防禦物及城堡等建築,最遠射程可達三千公尺。
強弩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跋涉,一旦經過長距離的遠征,無論是多麼威武勇猛的軍隊,必定已是人困馬乏。就像是從強弩射出的箭,一旦到射程盡頭就毫無力道,連極為細薄的絹絲都無法穿透;也像是強勁的風勢到結尾時,連一根羽毛都無法吹動。若以如此軍力去對抗以逸待勞的匈奴,沒有任何勝算。朝中其他大臣聽了韓安國的一番論述,都紛紛附和,於是漢武帝便與匈奴結下了友好之盟。後來「強弩之末」這句成語,就從《史記》文中「彊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
洲際飛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極大殺傷力、破壞力及震撼力的長程飛彈。通常射程超過五千哩以上,可進行跨洲攻擊。如美國義勇兵三號飛彈,即為一種可帶三枚氫彈彈頭的洲際飛彈。也稱為「洲際導彈」。
長驅而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臣不知也;不然,則未見深入之利也。臣故曰勿擊便。」 〔注解〕 (1) 彊弩之末:強弩射出的箭,到射程盡頭,已經沒有力道。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見「強弩之末」。 (2) 縞:音ㄍㄠˇ,白色的絲織品。 (3) 朝:音ㄓㄠ,白天。 (4) 莫:音ㄇㄨˋ,同「暮」,傍晚、太陽將落的時候。
膛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槍膛或炮膛內部螺旋形的凹凸線。膛線與膛線間的凸起部分,稱為「陽線」;凹入部分的膛線叫做「陰線」。作用是使發射出的彈頭旋轉飛行,以增加射程、命中率和穿透力。
步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步兵使用的武器。長約一公尺,重約四公斤,有效射程一般在一千五百公尺以內。
一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箭的射程。比喻不遠的路程、距離。《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兩處陣圓,一箭炮石打不到處,一員將軍出陣,卻是張元徽。」《文明小史》第七回:「原來這孔君明住的地方,只離黃家一箭之遠,出得巷口,只有一個轉彎便到。」也作「一射」、「一射地」。
導向飛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由彈頭和自動推進裝置組成,發射後可經控制系統,控制飛行方向,而命中目標。依飛射方式可分為空對空、地對空、地對地、空對地飛彈。按射程遠近則有短程、中程及洲際飛彈三類。縮稱為「導彈」。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