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二三炮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導火線2 經過3 關鍵字4 出處 導火線1954年初,東南亞公約SEATO粗具雛型,但各國都不歡迎台灣的「中華民國」加入,迫使國府加緊與美國訂定雙邊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向國府表示,只有在國府承諾不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條件下,美國才有可能締約。 經過就在東南亞公約醞釀成立之際,1954年5月到8月期間,國府空軍曾多次在中國大陸沿海攻擊中共軍艦,而北京當局也大肆放話要「解放台灣」,目的之一是迫使想參加東南亞防禦條約的國家反對台灣加入。8月1日,周...
詹天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目見故鄉父老」的說法。然而此處在1947年2月27日,因其門外的私煙取締衝突而成為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導火線。 桃花泣血記是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1932年由阮玲玉、金焰主演的電影《桃花泣血記》來台放映,電影業者為了招攬觀眾,請「辯士」詹天馬與王雲峰根據電影的故事,寫下這首歌。歌中描述出生於富貴之家的男主角,愛上家境貧困的牧羊女,可是卻因家世背景懸殊,而受盡屈辱;這樣的題材打動了當時無數青年男女的心。 參考書目大稻埕主題館:詹天馬及二二八 http://proj1.sinica.edu.tw/~photo/subject/D...
八國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八國聯軍(Eight-Nation Alliance)的導火線是中國長久以來受列強的壓迫教案和經濟壓迫,以及官營企業剝奪了生存之道,逐漸蘊積出一股排外反官僚的氣氛。這股氣氛到1898年集結在義和團身上。據說義和團起先與一般民眾結合,反對基督教教案,後來又逐漸與清廷的排外氣氛互通聲息,而倡言「扶清滅洋」。最後獲得清廷的支持,由山東而天津,終於進入北京,沿途攻擊外國人,破壞教堂,搗毀官營企業(如挖取鐵路枕木等等),在北京更包圍外國人於北堂和公使館區。而且西太后聽說「列強要逼西太后退位」的傳言,遂向列強宣戰。1900年,...
高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嘉義市處理委員會要求高一生派人協助維持治安,行動結束後族人將獲得的軍火一同帶回,卻埋下日後事件的導火線。之後高一生向官方申請開墾阿里山新美、茶山等地的軍用牧場,向銀行貸款50萬元,還作曲〈移民之歌〉鼓勵族人遷徙開墾。同時他也持續與其他原住民族知識份子共商自治事務,但在當局施壓之下在霧社的會議並沒有開成。1952年9月,高一生等七人被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誘騙逮捕,理由是貪污籌辦吳鳳鄉新美農場農業經費、物資。在偵辦過程中,1952年12月臺灣省保安司令部呈參謀總長周至柔(1899-1986)的代電之中,赫然出現高一生案增加新...
法西斯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模龐大的民眾示威遊行活動。並且把法西斯主義傳遍到德國納粹、西班牙國家主義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點起了導火線。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墨索里尼英文關鍵字: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 出處朱明珠/著。世界歷史,2000年出版,頁92~93。紅樹林出版社。
北埔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導火線2 經過3 關鍵字4 出處 導火線北埔事件的領導人蔡清琳,,1881年生,是北埔支廳月眉社(今新竹縣峨眉鄉)人。聽說她從小放浪不羈,並不受香人器重,但因機智能言,當過基層警員的巡查補。後來因為常與日本婦人私通,被革職,並被判兩次徒刑。出獄後,長壽日警監視,又為一名日本酒女與人發生糾紛,遭日警刁難,因此對日本人心懷憤恨,想藉機報復。由於他當過巡查補,與山地的腦丁、隘勇很熟。當時日本總督佐久間佐馬太鄭積極對原住民進行武力鎮壓,想條北埔管區...
巴爾幹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日益強大,匆匆促使阿爾巴尼亞獨立。塞爾維亞人對此惱怒到了極點。兩國間的敵視成為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保加利亞由於被巴爾幹鄰國擊敗,因而轉向復仇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同盟國(因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皆為協約國成員),尋求恢復大保加利亞的光榮。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學生林西普在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黨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從奧匈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塞拉耶佛暗殺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強烈反應,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奧匈帝國發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
美麗島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美麗島事件(Kaohsiung Incident)是1979年12月10日黨外人士於高雄舉行世界人權大會紀念會,最後引發群眾與情治單位大規模的衝突。史稱美麗島事件或是高雄事件。由於當日活動未獲許可,主辦單位照常舉行紀念活動,情治單位則以鎮暴部隊加以封鎖,終於引發嚴重的衝突。然而,此一事件僅是導火線而已,事後被逮捕的名單中,包括與此事件無涉的魏延朝,甚至連當時人在國外的許信良也在起訴名單之內,可見執政的國民黨當局有意藉此事件打壓成長中的反對勢力。由於涉案人士被媒體記者塑造為暴徒,反對勢力在低沉的政治氣壓下也暫告潛沉。...
二林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導火線3 經過4 關鍵字5 出處 前言台灣蔗糖原本就擁有日本本土的市場,在第一次大戰爆發後,又給台灣蔗糖外銷的機會。日本當局積極發展台灣的糖業,推行糖業保護政策,採取「原料採收區域制度」,不僅製糖會社可以片面決定甘蔗收購價格,農民自己種的甘蔗不可以自己處理,必需要賣給指定的製糖會社。 導火線台中州北斗郡下二林等四庄的蔗農,長期受到林本源製糖會社的壓榨,久懷不滿。後受台灣文化協會對農民的啟蒙教育的影響和鼓舞,決心組織起來,同製糖會社展...
七七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在北平西南宛平縣舉行非法演習,藉口一名日軍失蹤,要求中國駐軍撤出宛平城被拒,是夜炮轟宛平城及盧溝橋,中國駐軍奮起抵抗。為八年抗戰導火線。也稱為「盧溝橋事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