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兼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法上稱一子繼承兩房。清.俞樾《俞樓雜纂.卷一一.喪服私論》:「道光間議定服制,大宗子兼祧小宗,則為所生父母斬衰三年,而為兼祧父母齊衰不杖期。」《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不怕等二老歸天後再還宗,或是兼祧兩姓俱可。」
持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主持喪祭或宗廟、社稷等祭祀之事。《儀禮.喪服》:「持重於大宗者,其降小宗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鄧攸始避難。」劉孝標注引《晉陽秋》:「七歲喪父母及祖父母,持重九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黍稷。通「粢」。《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齍之名物與其用,使六官之人共奉之。」漢.鄭玄.注:「齍,讀為粢。六粢謂六穀:黍、稷、稻、粱、麥、苽。」
正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嫡子。《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其正室皆謂之門子。」
三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種親屬:(1)父母、兄弟、妻子。《史記.卷五.秦本紀》:「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駰集解引張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2)父族、母族、妻族。《莊子.徐无鬼》:「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母乎?」唐.成玄英.疏:「三族,謂父母族也,妻族也。」(3)父、子、孫。《周禮.春官宗伯.小宗族》:「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漢.鄭玄.注:「三族謂父、子、孫。」(4)父之昆弟、己之昆弟、子之昆弟。《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漢.鄭玄.注:「三族謂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
宗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周代六卿之一,掌管禮儀祭祀等事,即後來禮部之職。故後世亦稱禮部尚書為「大宗伯」,禮部侍郎為「小宗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浴屍。《周禮.春官.小宗伯》:「王崩,大肆,以秬鬯渳。」
神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置供祭祀的祖先神主,及一切作為祭祀的牌位。《周禮.春官.小宗伯》:「小宗伯之職,掌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若是我的姪兒,我先拿他在祠堂裡祖宗神位前先打幾十板子纔好!」也稱為「神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