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96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晁補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實,貶毫州通判,又貶監處、信二州酒稅。徽宗即位(1101),召回為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兼國子編修。崇寧四年(1105),被蔡京列入“元佑奸黨”309人之內,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州、密州,再貶主管鴻慶宮。回到老家築“歸來園”以居。徽宗大觀四年(1110),出黨籍,起知達州,改知泗州,卒於官舍。與張耒、秦觀、黃庭堅合稱“蘇門四學士”。詩文俱皆,工書畫,尤工於詞,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水龍吟(別吳興至松江作)水晶宮繞千家,卞山倒影雙溪裏。白蘋洲渚,詩成春晚,當年此地。行遍瑤台,弄英攜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日月星辰所行經的度數。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崇寧中,長星出。推步躔度長七十二萬里。」
不加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置可否」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汪藻〈尚書禮部侍郎致仕贈大中大夫衛公墓誌銘〉(據《浮溪集.卷二五》引)公諱膚敏,字商彥,少力學問。……先是,公論時政。上曰:「崇寧大觀1>以來,所以亂祖宗法者,由宰相2>持祿3>。惟恐失人主之意,故于政事無所可否,馴4>致前日之禍,自今當以為戒。」 〔注解〕 (1) 崇寧大觀:北宋徽宗的兩個年號。 (2) 宰相:古代君主的最高幕僚,為百官之長。 (3) 持祿:保住祿位,無所建樹。 (4) 馴:逐漸。
白髮青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衫,無功名者所穿的服飾。白髮青衫指年老尚無功名。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崇寧中,特奏名狀元徐遹瓊林宴罷,作詩曰:『白髮青衫晚得官,瓊林頓覺酒腸寬。平康夜過無人問,留得宮花醒後看。』」
無所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置可否」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汪藻〈尚書禮部侍郎致仕贈大中大夫衛公墓誌銘〉(據《浮溪集.卷二五》引)公諱膚敏,字商彥,少力學問。……先是,公論時政。上曰:「崇寧大觀1>以來,所以亂祖宗法者,由宰相2>持祿3>。惟恐失人主之意,故于政事無所可否,馴4>致前日之禍,自今當以為戒。」 〔注解〕 (1) 崇寧大觀:北宋徽宗的兩個年號。 (2) 宰相:古代君主的最高幕僚,為百官之長。 (3) 持祿:保住祿位,無所建樹。 (4) 馴:逐漸。
寶晉齋法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曹之格所摹刻的匯刻叢帖,十卷。北宋米芾獲得晉朝王羲之《王略帖》、王獻之《十二月帖》及謝安《八月五日帖》墨跡,因而名其齋為「寶晉」。崇寧三年(西元1104)米芾擔任無為軍知州(今安徽無為)時,曾將三種書法刻於石上,後遭兵火損壞,幸經無為守葛祐之翻刻,而與殘石同列官舍。至曹之格任無為通判時,又重行摹刻,並增入家藏《晉帖》及米芾書多種。到咸淳四年(西元1268)刻成,標題為「寶晉齋法帖」。今傳本已非原面目了。
汪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彥章。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 簡介早年曾向徐俯、韓駒學詩,入太學,喜讀《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崇寧二年進士,調婺州(今浙江金華一帶)觀察推官,再改知宣州(今安徽宣城縣)教授。徽宗親制「居臣慶會閣詩」,下令群臣獻詩,汪藻一人獨領風騷,與胡伸俱有文名,時稱「江左二寶」。歷官著作佐郎,與王黼不和,提點江州太平觀,終不得用。北宋時官至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紹興元年,除龍圖閣直學士知湖州(今淅江吳興縣),擅長寫四六文,詔令制誥皆出自其手。官至顯謨閣大學士,封新安郡侯,為官清廉,「通顯三...
抆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掩蓋。宋.洪邁《容齋四筆.卷六.記李履中二事》:「崇寧中,蔡京當國,欲洗邢恕誣謗宗廟之罪,既抆拭用之,又欲令立邊功以進身,於是以為涇原經略使。」
沒前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好的下場、好的未來。宋.曾慥《高齋漫錄》:「蔡京,崇寧中,以星文罷相,般出觀音院待罪。客有過之者,京泣曰:『京若負國,即教三子都沒前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一出》:「緣何一向便生嗔?你門直是沒前程。」
出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離原來所屬的戶籍、名籍。《宋史.卷三一三.文彥博傳》:「崇寧中.預元祐黨籍。後特命出籍,追復太師,謚曰忠烈。」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