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鉤心鬥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類似樓的建築物。屋分兩層,底層為支撐層,上層立於支撐平座上,四周圍起,有窗,視野高闊,通風良好。常建於園林中以供休憩。亦供置物藏書用。 (3) 廊腰:走廊的轉折處。 (4) 縵迴:有如縵帛的迴環。 (5) 簷牙:屋簷兩端上翹如牙。
榮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榮的名譽。《抱朴子.外篇.行品》:「聞榮譽而不歡,遭憂難而不變者,審人也。」唐.常建〈漁浦〉詩:「榮譽失本真,怪人浮此生。」
曲徑通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的小路通到風景美麗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萬籟無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萬籟俱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詩人常建,開元年間的進士。仕途並不得意,經常放浪山林、琴酒之間。他的詩用字精鍊、風格清新,常以山林、寺觀為題材,如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詩就是。詩人在清晨太陽才剛照到樹林的時候來到興福寺。沿著竹林中蜿蜒的小徑往幽靜的後院走去,禪房就掩蔽在花木的深處。和煦的陽光透進樹林裡,耳裡充斥著鳥兒悅耳的鳴叫聲,清澈的潭水倒映出山的景色,讓人心神漸漸地空明透徹,不被塵事困惱。此時只覺得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都靜了下來,只剩下佛寺裡傳來幽幽的鐘磬聲。後來「萬籟俱寂」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萬物無聲,一片寂靜。
如荼如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10>,奉文犀之渠11>。十行一嬖大夫12>,建旌提鼓13>,挾經秉枹14>。十旌15>一將軍,載常建鼓16>,挾經秉枹。萬人以為方陣17>,皆白裳18>、白旂19>、素甲、白羽之矰20>,望之如荼。王親秉鉞21>,載白旗以中陳而立22>。左軍23>亦如之,皆赤裳、赤旟24>、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為帶甲三萬,以勢攻,雞鳴乃定。既陳,去晉軍一里。昧明,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盡應,三軍皆譁釦以振旅,其聲動天地。 〔注解〕 (1) 吳王:夫差(?∼西元前473),春秋時吳國國君。因父闔閭為越王句踐所敗,乃將句踐囚禁於會...
好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依舊、如故。唐.常建〈落第長安〉詩:「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元.姚遂〈黑漆弩.青冥風露乘鸞女〉曲:「問姮娥不嫁空留,好在朱顏千古。」
遠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路、遠方。《楚辭.嚴忌.哀時命》:「騁騏驥於中庭兮,焉能極夫遠道。」唐.常建〈古意〉詩三首之一:「遠道隔江漢,孤舟無歲年。」
萬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籟,孔竅所發出來的聲音。萬籟泛指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齣:「數椽幽谷悄,萬籟雪宵清。」
引玉拋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詩,希望引來對方如珠玉般的好詩。在文獻上,和「拋磚引玉」這句成語相關的傳說,最有名的大概是唐代詩人常建和趙嘏的一段故事了。相傳常建很佩服趙嘏。有一次知道趙嘏要來到蘇州,心想趙嘏必然前去靈巖寺遊覽,於是先在寺裡牆壁題上:「館娃宮畔十年寺,水闊雲多客至稀。」這首詩他故意只寫兩句,留下後面兩句,就是希望趙嘏看了以後能補上。等趙嘏前來遊覽時,果然在這兩句詩後補了:「聞說春來倍惆悵,百花深處一僧歸。」意致高妙,確是好詩。後人認為常建就是在「拋磚引玉」,這個故事見載於《談徵.言部.拋磚引玉》。
泠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清涼的樣子。唐.常建〈西山〉詩:「泠然夜遂深,白露霑人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