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5.24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希望、夢想等因受現實的打擊,如影般的消失。
2.佛教認為一切現象只如境,所以稱現象的消失為「滅」。唐.鄭頲〈臨刑〉詩:「生還滅,大莫過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變化。《列子.周穆王》:「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之。……知化之不異生死也。始可與學矣。」
2.佛教用語。指萬物了無實性。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四:「人生似化,終當歸空無。」《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浮生化如燈燼,塚內埋身是有無。」
無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化多端,令人難以預料。如:「仲夏天氣變無常,誰都難以捉摸。」明.蔡羽《遼陽海神傳》:「氣候悉如江南二三月,琪花寶樹,仙音法曲,變無常,耳目應接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科學上的新發現或新成就為根據,想預見未來的一切,常與各種不同形式的藝術結合表現。如科小說、科電影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想是人類憑著過去及現有的經驗,藉著自己所看到的書、圖畫、媒體而引起對性的一種想像。
  一般而言,想像、創造和遊戲是性想的一部分。某些時候性想和性慾望很難區分。就如人類餓了想吃某類喜歡的食物是有聯結的,相同地性的嗜好也和個人想獲得性的滿足一樣有關聯。
  性想的內容是多樣化的,人們一遍遍地用想來發現愉悅及舒適,因為人類在想的情境內可以控制這些戲目、演員及布景。大多數性想的內容包含團體性愛、婚外情、偷窺或觀看他人性交行為、與獸交、口交、被強暴等。
  它的功能,第一可以減除人類性交時的焦慮,促進性的喚起,當想結合自慰時,可提起伴侶的興趣。第二是...
風雲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風雲般變不定。比喻事物變化複雜或局勢動盪不安。《喻世明言.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榮枯貴賤如轉丸,風雲變誠多端。」
太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虛擬的空仙境。《紅樓夢》第一回:「與道人竟過一大石牌坊,上書四個大字乃是『太虛境』,兩邊又有一副對聯,道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不真實的影像。宋.蘇軾〈登州海市〉詩:「心知所見皆影,敢以耳目煩神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缺乏適當外在刺激的情境下所產生的知覺經驗。即以想像的知覺代替事實的知覺經驗。常是無中生有,是一種知覺反常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覺或夢境中產生的非真實景象。如:「沙漠中出現的海市蜃樓,不過就是種象而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