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誅心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趙盾不討伐弒君的亂臣賊子,而史官記載為趙盾弒君,後世稱此為「誅心之論」。見《左傳.宣公二年》。後指不問罪跡如何,僅就動機用心而加以譴責的言論。亦指深刻的言論或批評。《鏡花緣》第九○回:「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論,如何不切!」
自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己冊立。《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煬帝弒了父親,淫了父妾,自立為帝,荒淫無度。」《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不奉詔,欲弒君自立。」
殘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害、殺害。《書經.泰誓上》:「惟宮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殘害于爾萬姓。」《三國演義》第五回:「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
七孔生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七竅生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七竅生煙」是說人的臉上眼、耳、鼻、口七個孔穴都冒出火來生出煙了,是誇張地形容一個人為了某人或某事十分焦急或氣憤的模樣。這句成語較早的用法,見載於《說唐演義》。《說唐演義》書中描寫隋末唐初英雄的開國事跡。隋朝自煬帝弒君主政後,暴亂荒淫,以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其中以唐公李淵與瓦崗寨群雄的勢力最大。在第三○回的故事中,敘述隋煬帝派邱瑞和宇文成龍領兵破瓦崗寨,瓦崗寨軍師徐茂公施計,將宇文成龍拿下,斬下他的首級,送至宇文化及府中,並附上模仿邱瑞筆跡的書信。信中寫著:「你兒子恃功,不把我元帥放在眼內,屢次違我軍令,今已把他斬首,特此告知。」宇文化及大怒,即入...
七竅煙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七竅生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七竅生煙」是說人的臉上眼、耳、鼻、口七個孔穴都冒出火來生出煙了,是誇張地形容一個人為了某人或某事十分焦急或氣憤的模樣。這句成語較早的用法,見載於《說唐演義》。《說唐演義》書中描寫隋末唐初英雄的開國事跡。隋朝自煬帝弒君主政後,暴亂荒淫,以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其中以唐公李淵與瓦崗寨群雄的勢力最大。在第三○回的故事中,敘述隋煬帝派邱瑞和宇文成龍領兵破瓦崗寨,瓦崗寨軍師徐茂公施計,將宇文成龍拿下,斬下他的首級,送至宇文化及府中,並附上模仿邱瑞筆跡的書信。信中寫著:「你兒子恃功,不把我元帥放在眼內,屢次違我軍令,今已把他斬首,特此告知。」宇文化及大怒,即入...
篡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弒君而奪取王位。《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為人臣子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誅死之罪。」《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只有漢高祖,姓劉名季,他取秦始皇天下,不用篡弒之謀。」
狼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暴戾貪狠如狼。《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論曰》:「而竇憲矜三捷之效,忽經世之規,狼戾不端,專行威惠。」《三國演義》第五回:「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欺天罔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天地神明。比喻昧著良心做事。五代十國後蜀.何光遠《鑒誡錄.卷二.判木夾》:「光以五千之眾,破於昆陽,苻以六十萬精兵扣于東晉,謝玄以八千之卒,敗于壽春,豈不為欺天罔地所致者也。」《三國演義》第五回:「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也作「欺天誑地」。
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守道義的人。語本《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
莫能為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能為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無能為力」原作「無能為」。《左傳.隱公四年》記載,春秋時衛國發生弒君事件。衛莊公的庶子州吁十分受寵,又好勇鬥狠。大夫石碏(ㄑㄩㄝˋ)認為他是個危險人物,要衛莊公小心防範,但莊公不聽。後來州吁果真造反,和石碏的兒子石厚一起殺了莊公,自立為王。州吁為王後,一直不能收服民心,石厚便去請教曾任大夫的父親石碏,要如何穩定州吁的王位。石碏說:「請君王出訪外國就可以了。」石厚問要如何做,石碏又說:「目前衛國與陳國交好,出訪陳國便可。」於是石厚便隨著州吁到了陳國,石碏趕緊派使者到陳國,告知他們這二人是弒君逆賊,並說:「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意思是衛國弱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