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久、一會兒。《戰國策.燕策三》:「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頃而後言。」《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有頃,佗偶至主人許,主人令佗視平。」
鼓旗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士,輅問子春:「府君名士,加有雄貴之姿,輅既年少,膽未堅剛,若欲相觀,懼失精神,請先飲三升清酒,然後言之。」子春大喜,便酌三升清酒,獨使飲之。酒盡之後,問子春:「今欲與輅為對者,若府君四坐之士邪?」子春曰:「吾欲自與卿旗鼓相當。」輅言:「始讀《詩》、《論》、《易》本,學問微淺,未能上引聖人之道,陳秦、漢之事,但欲論金木水火土鬼神之情耳。」子春言:「此最難者,而卿以為易邪?」於是唱大論之端,遂經於陰陽,文采葩流,枝葉橫生,少引聖籍,多發天然。
不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憎惡、不厭棄。《論語.憲問》:「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文選.嵇康.琴賦》:「永服御而不厭,信古今之所貴。」
滿而不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物充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資財而不浪費,或有才能而不驕益,善於節制守度。《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孝經》曰:『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漢.桓寬《鹽鐵論.褒賢》:「故君子時然後言,義然後取,不以道得之,不居也;滿而不溢,泰而不驕。」
美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酒。《文選.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輅謂子春曰:『輅年少膽氣未堅,先請美酒三升,飲而後言。』」
四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輔佐天子的四位大臣,即四輔。《書經.益稷》:「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欽四鄰。」漢.孔安國.傳:「四近前後左右之臣。」《禮記.文王世子》:「設四輔及三公。」唐.孔穎達.正義:「其四輔者,案《尚書大傳》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婦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婦人的辭令,女子應答時得體的言辭。為古代婦人四德之一。《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
百源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北宋邵雍學派。邵雍以《皇極經世書》聞名於世,因此宋以後言象數者,多以邵雍為宗師。門人有王豫、張㟭、呂希哲、呂希績、呂希純等。因邵雍居河南省輝縣蘇門山百源,故稱。
面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面順從而心中不贊成。《書經.益稷》:「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
追駟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駟,套有四匹馬的車。追駟不及指話已說出,難再收回。如:「言辭既出,追駟不及,吾人怎能不三思而後言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