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久、一會兒。《戰國策.燕策三》:「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頃而後言。」《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有頃,佗偶至主人許,主人令佗視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短時間。如:「頃刻」、「少頃」、「有頃」、「俄頃」。
曾參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2>。有頃3>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4>踰牆5>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賢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適三人,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聽也,請與子盟。」於是與之盟於息壤。 〔注解〕 (1) 曾子:曾參(西元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時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費ㄅ|ˋ縣西南)人。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
孺子可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注解〕 (1) 良:張良(?∼西元前186),字子房。漢初名臣。本是韓國公子,秦滅韓,良悉以家財求刺客,共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穀之術。卒諡文成。 (2) 從容:舒緩悠閒的樣子。 (3) 步游:散步。游,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敲擊。《戰國策.齊策四》:「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誰?」王稽曰:「秦相穰侯東行縣邑。」范雎曰:「吾聞穰侯專秦權,惡內諸侯客,此恐辱我,我寧且匿車中。」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因立車而語曰:「關東有何變?」曰:「無有。」又謂王稽曰:「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王稽曰:「不敢。」即別去。范雎曰:「吾聞穰侯智士也,其見事遲,鄉者疑車中有人,忘索之。」於是范雎下車走,曰:「此必悔之。」行十餘里,果使騎還索車中,無客,乃已。王稽遂與范雎入咸陽。已報使,因言曰:「魏有張祿先生,天下辯士也。曰『秦王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歲餘。
錯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魚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
少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久、片刻。《三國演義》第二回:「少頃,何進入白后,欲誅中涓。」《紅樓夢》第三五回:「少頃,只見寶釵、薛姨媽等也進去了。」
平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復原。《漢書.卷六四下.王襃傳》:「詔使襃等皆之太子宮虞侍太子,朝夕誦讀奇文及所自創作。疾平復,乃歸。」《高僧傳.卷九.竺佛圖澄》:「澄迺取楊枝咒之,須臾能起,有頃平復。」也作「平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