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89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聚精會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 (6) 伊尹:名摯,生卒年不詳,商初賢相。湯崩,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放諸桐宮,俟其悔過,再迎之復位。 (7) 呂望:指周初賢臣呂尚,字子牙,東海人,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 (8) 明明:明舉賢才。 (9) 穆穆:威儀盛大的樣子。 (10) 列布:排列分布。 (11) 相得益章:互相配合,更能顯示出各自的優點。見「相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祭祀所唸的禱告詞。《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傳》:「為立禖,使東方朔、枚皋作禖祝。」《遼史.卷四九.禮志一》:「閤門使讀祝訖,復位坐。」
舉棋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棋不定」本指下棋時,不能決定下一步怎樣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記載一個故事:春秋時,因為無道被驅逐在外的衛獻公,派使臣來和甯喜商議回國復位的事情,甯喜同意了。大叔文子聽到之後就說:「唉!《詩經》有言:『我自身都不見容於人,哪裡還顧得到我的後代?』甯喜可說是不顧後代的人。怎麼可以答應這件事呢?君子行事要考慮周密,《書經》上說:『凡事自始至終都抱持謹慎小心的態度,才不會讓自己陷入困境之中。』《詩經》也說:『要日夜努力不懈,全心全意地侍奉國君。』今天甯喜對迎立國君復位這事的態度還不如下棋來得慎重,他怎能免除禍害呢?下棋的人如果拿著棋子卻不知道下在哪裡好,就無法戰勝對手,更何況是迎立國君這樣的大...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24~705)名曌,唐文水人(今山西省文水縣)。唐太宗時封為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崩後出家為尼。高宗立,復入宮,後立為皇后。高宗崩,臨朝稱制,旋廢中宗,而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恣為淫虐,大殺唐宗室,然富於才略,善用人,故名相輩出。晚年朝政日非,被迫歸政,中宗復位,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尋崩。諡「則天順聖皇后」,世稱為「武則天」。也稱為「武后」。
面紅耳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文為春秋楚國人,在楚成王時任令尹,相當於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間,勤於國政,秉公執法,從不以權謀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間,曾經三次被免職,又三次復職,但他無論是免職或復位,都不會表現出喜悅或怨恨的樣子,而且每一次辦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鉅細靡遺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稱讚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宋代朱熹論及此事,感慨地說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就是說現在的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可以爭得滿臉通紅,與子文不慍不火的修養比起來,就顯得差多了。這裡朱子以「頭紅面赤」形容人們為爭奪事物,又急又怒,滿臉通紅的樣子,後來「面紅耳赤」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緊張、焦急、害羞等而滿臉發紅...
伊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名摯,商初的賢相。相傳湯伐桀,滅夏,遂王天下。湯崩,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放諸桐宮,俟其悔過,再迎之復位。卒時,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禮。
八王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於發動政變,殺盡賈氏一黨,幽禁賈后,進而廢惠帝自立。其他的諸王當然不能坐視,遂起兵滅趙王倫,擁惠帝復位。旋即演變成諸王之間的戰爭。而參與諸王之亂的有八王,故史稱八王之亂。而八王中有些王與胡人勾結,胡人乃趁勢南下。永嘉五年(西元311),匈奴攻入晉都洛陽,虜懷帝而去(永嘉之亂);接著又於316年攻入長安,虜愍帝,西晉滅亡,華北變成胡人世界。瑯琊王司馬睿(註3.)在建業即位,視為東晉元帝。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司馬炎、賈后、司馬睿英文關鍵字:Emperor Wu of Jin、Empress Jia Nanfeng、Empe...
臉紅耳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面紅耳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子文為春秋楚國人,在楚成王時任令尹,相當於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間,勤於國政,秉公執法,從不以權謀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間,曾經三次被免職,又三次復職,但他無論是免職或復位,都不會表現出喜悅或怨恨的樣子,而且每一次辦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鉅細靡遺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稱讚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宋代朱熹論及此事,感慨地說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就是說現在的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可以爭得滿臉通紅,與子文不慍不火的修養比起來,就顯得差多了。這裡朱子以「頭紅面赤」形容人們為爭奪事物,又急又怒,滿臉通紅的樣子,後來「面紅耳赤」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
土木堡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宗和景宗之間,感情不睦,景宗病體日衰,將軍石亨、廷臣徐有貞和宦官曹吉祥等人,乃趁機發動政變,英宗復位,改年號為「天順」,時在1457年7月。此即所謂「奪門之變」。景宗隨即去世,首位國家有功的于謙被處死,家人充配,財產沒官。此後,曹吉祥發動政變,宦官的毒害越來越深。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明宣宗、瓦刺英文關鍵字:Xuande Emperor、Oirats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196~198。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母慈子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母親的慈愛子女,做子女的孝順父母。語本《書經.康誥》:「天惟與我民彞。」漢.孔安國.傳:「天與我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後用來形容禮教興倡,家庭和睦。唐.蘇安恆〈請復位皇太子疏〉:「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何以使天下移風易俗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