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5.4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哀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悲傷或痛惜的感嘆詞。《禮記.檀弓下》:「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孟子.告子上》:「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三國魏.曹植〈三良詩〉:「黃鳥為悲鳴,哀哉傷肺肝。」
側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傾著耳朵聽。形容專注。《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我向這屏牆邊側耳偷睛覷,誰曾見這官府!」
啁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繁雜細碎的聲音。《楚辭.宋玉.九辯》:「鴈廱廱而南遊兮,鵾雞啁哳而悲鳴。」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其人舉手指揮,語啁哳不可辨。」
鐵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掛在屋簷下,用鐵片做成的裝飾品,風吹時叮噹作響。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莫不是鐵馬兒簷前驟風。」《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蟋蟀悲鳴,孤燈半滅;淒風蕭颯,鐵馬叮噹。」也稱為「風鈴」。
成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漢.李陵〈答蘇武書〉:「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群,邊聲四起。」《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日裡合圍打獵,獵得些獐鹿雉兔,晚間就烹炮起來,成群飲酒,沒有三四鼓,不肯休歇。」
牧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飼馬匹。漢.賈誼〈過秦論〉:「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
黃雀伺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對驢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動聽,牛卻充耳不聞,自顧著吃草,這是因為人類的音樂不適合給牛聽。後來他改彈出蚊虻鼓翅聲、落單小牛的悲鳴聲,牛就立刻停止吃草,搖著尾巴,豎起耳朵,徬徨不安地聆聽。我引用儒家經典來講解佛理,也是同樣的道理。」由典源看來,牟子舉公明儀為牛彈琴的故事時,並沒有貶抑牛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說明自己的用意。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對牛彈琴」,用來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
相思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說中為戰國宋康王的舍人韓朋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之樹。韓朋娶妻何氏,妻美,後為康王所奪,韓朋含怨自殺,妻亦隨之。康王大怒,命兩塚相望,隔夜塚上長出梓木,樹棲鴛鴦,常交頸悲鳴。宋人哀之,遂稱其木為「相思樹」。見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一。
鏡裡孤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罽賓王捕獲一隻鸞鳥,非常喜愛,將牠置於籠中,以珍饈餵之,卻三年不鳴。後因王之夫人謂鳥見其類必會鳴,故以鏡臨之。此鸞臨鏡,以為見到同類,慨然悲鳴,展翅奮飛而死的故事。見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後遂比喻夫妻生離死別後,孤獨淒涼的悲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