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咫尺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畫幅雖小,卻包含著廣大深遠的景象。唐.釋彥悰《後畫錄.宋展子虔》:「尤善樓閣人馬,亦長遠近山川,咫尺千里。」《清史稿.卷五○四.藝術傳三.王翬傳》:「繪南巡圖,集海內能手,逡巡莫敢下筆,翬口講指授,咫尺千里,令眾分繪而總其成。」亦比喻距離雖近,卻如相隔千里。唐.魚玄機〈隔漢江寄子安〉詩:「含情咫尺千里,況聽家家遠砧。」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每回憶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輒惘然如失。」也作「天涯咫尺」、「咫尺天涯」。
追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憶。唐.李商隱〈錦瑟〉詩:「此情可待成追憶,祇是當時已惘然。」
尺幅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滄洲曖然。」 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每回憶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輒惘然如失。」(二)猶「尺幅千里」。見「尺幅千里」條。 01.唐.釋彥悰《後畫錄.宋.展子虔》:「觸物為情,備該絕妙。尤善樓閣,人馬亦長。遠近山川,咫尺千里。」 02.《清史稿.卷五○四.藝術列傳三.王翬》:「繪南巡圖,集海內能手,逡巡莫敢下筆,翬口講指授,咫尺千里,令眾分繪而總其成。」 
流水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行雲流水」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宋.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據《蘇軾文集.卷四九.書》引)軾啟。近奉違,亟辱問訊,具審起居佳勝,感慰深矣。軾受性剛簡,學迂材下,坐廢累年,不敢復齒縉紳。自還海北,見平生親舊,惘然如隔世人,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數賜見臨,傾蓋如故,幸甚過望,不可言也。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1>自然,姿態橫生2>。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遠。」又曰:「辭達而已矣。」夫言止於達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繫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於口與手...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ISBN 9573305410, ISBN 9624510229.• 張愛玲(1991年).《惘然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507, ISBN 9624510237, ISBN 957330550X.[編輯] 學術研究• 張愛玲(1992年).《紅樓夢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477, ISBN 962451058X.[編輯] 譯作• 張愛玲.《海上花開》.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484.• 張愛玲.《海上花落》.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96.•...
祇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是、只是。唐.李商隱〈錦瑟〉詩:「此情可待成追憶,祇是當時已惘然。」或讀為ㄓˇ ㄕˋ zhǐ shì。
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就要、就會。唐.李商隱〈錦瑟〉詩:「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寫一封假書,只說白侍郎已死,他可待肯了。」
惘若有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惆悵失意,有如失去了什麼似的。《文選.吳質.答東阿王書》:「精散思越,惘若有失。」也作「惘然如失」、「惘然若失」。
躍躍紙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躍然紙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躍然紙上」是指書畫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逼真,像在紙上跳動一般。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中提到李商隱〈錦瑟〉詩,表達了一些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他的〈錦瑟〉詩全文是:「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的解讀眾說紛紜,薛雪認為都是主觀的看法,因此他覺得全詩的妙處,應該就在起句「無端」二字,正由於「無端」這沒來由的思緒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傷感歎;如果能這樣體會,則詩的神韻旨意,便「躍然紙上」了。
久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期停留。唐.杜甫〈發秦州〉詩:「豈復慰老夫?惘然難久留。」《三國演義》第五回:「吾將急行,不可久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