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9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納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從善如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1《左傳.成公八年》晉1>欒書2>侵蔡3>,遂侵楚4>,獲申驪5>。楚師之還也,晉侵沈6>,獲沈子揖初7>,從知、范、韓8>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詩》曰:『愷悌君子,遐不作人?』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績矣。」是行也,鄭伯將會晉師,門於許東門,大獲焉。 〔注解〕 (1) 晉:春秋時國名,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 欒書: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欒,音ㄌㄨㄢˊ。 (3) 蔡:春秋時國名,約位於今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帶。 (4)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
鏤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
豈弟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有德君子。《詩經.大雅.泂酌》:「豈弟君子,民之父母。」《儒林外史》第四回:「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裡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也作「愷弟君子」、「愷悌君子」。
鏤心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
惇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厚的樣子。《後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論》:「第五倫峭覈為方,非夫愷悌之士,省其奏議,惇惇歸諸寬厚,將懲苛切之敝使其然乎?」
從善若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從善如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1《左傳.成公八年》晉1>欒書2>侵蔡3>,遂侵楚4>,獲申驪5>。楚師之還也,晉侵沈6>,獲沈子揖初7>,從知、范、韓8>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詩》曰:『愷悌君子,遐不作人?』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績矣。」是行也,鄭伯將會晉師,門於許東門,大獲焉。 〔注解〕 (1) 晉:春秋時國名,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 欒書: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欒,音ㄌㄨㄢˊ。 (3) 蔡:春秋時國名,約位於今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帶。 (4)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
精明強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靈敏銳,做事能幹。《清史稿.卷四一八.毛昶熙傳》:「今日之封疆大吏,以地方多事,喜用精明強幹之員,而不求愷悌循良之吏。」《官場現形記》第四○回:「別的朋友都靠不住,只有夏口廳馬老爺精明強幹,會能隨機應變。」也作「精明能幹」。
刻骨鏤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
除惡務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除奸惡必須澈底。《書經.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張說〈故括州刺史贈工部尚書馮公神道碑〉:「當官而行,不避讒慝之口;除惡務本,不求愷悌之譽。」
一路福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宋朝行政區域的名稱。宋鮮于侁出任浙東轉運使,司馬光稱許為福星,專懲貪官,造福百姓。見宋.秦觀〈鮮于子駿行狀〉。後比喻官吏恩德及民,轄區的人頌為福星。《歧路燈》第五四回:「吃茶已畢,邊公問了姓名,說了『弟係初任,諸事仰祈指示』話頭。眾人也說了『一路福星,愷悌樂只』的話頭。」後來也用為祝人旅途平安的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