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1.10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啾」的異體字。
焦急、急促。《禮記.樂記》:「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
用牙齒啃咬、咀嚼。如:「噍食」、「噍咀」。漢.王充《論衡.道虛》:「口齒以噍食,孔竅以注瀉。」
十字軍東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協定,規定沿海城鎮由基督徒統治,基督徒到聖地朝聖的沿途安全有保障。十字軍數次東征的努力以及數十年的慘烈征戰通通白費,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仍在回教徒手中。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巴勒斯坦、彼得、薩拉丁、腓特烈一世、腓力二世英文關鍵字:Palestine 、Πετρος 、Saladin、Friedrich I Barbarossa 、Philippe II Auguste 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138~139。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疑信參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將信將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弔古戰場文〉是唐代文學家李華憑弔古戰場所寫,描寫古戰場的悲涼景象,遙想當年戰事的慘烈以及人民因戰爭所受到的苦難。所描述的雖是古代戰事,其實是以古鑑今,因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之問。最後寫到戰士家屬的悲哀,他們對戰場上的子弟是生是死茫然不知,對任何傳來消息也是將信將疑,不辨真偽。「將信將疑」這個成語出在此處,與「半信半疑」、「半疑半信」義同,可以通用,如《紅樓夢》第一○一回:「大了道:『奶奶大喜!這一籤巧得很。……』一面說,一面抄了個籤經交與丫頭。鳳姐也半信半疑的。」
折戟沉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折的戟沉埋在沙裡。形容慘烈戰鬥之後的戰場遺跡。唐.杜牧〈赤壁〉詩:「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一齣:「今日呵!折戟沉沙,還將認取前朝。」
浴血奮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畏犧牲,極力戰鬥,雖全身是血,仍不退縮。形容戰況慘烈,奮戰到底。
陳若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蔣介石時代的白色恐怖是很可怕,若與文革比較,則小巫見大巫」,幸而她是回歸的台籍海外學人,而未受到更慘烈的遭遇。1969年起任教於南京市華東水利學院(現在的河海大學)。1973年離開中國,舉家移居香港,擔任新法書院英文教師。1974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擔任銀行職員。此一期間,她將在中國的耳聞目睹,寫了一系列小說《尹縣長》,1976年由台灣遠景出版社出版,她以當事人身份來寫,轟動一時。1979年應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中心之聘,移居美國。1979年底台灣發生美麗島事件,1980年1月8日,陳若曦由美返台,帶著一封旅美學者、...
傷亡枕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受傷和死亡的人數極為眾多。如:「看到戰場上傷亡枕藉的慘烈景況,不禁令人感慨戰爭的無情!」
浴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戰況慘烈。如:「浴血抗戰」。
七孔流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耳鼻口皆冒出血來。形容死狀慘烈。《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教虎精吐出,開口吐之不得,只見肚皮裂破,七孔流血。」
存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還,仍活在世上。如:「此次戰役,異常慘烈,數十萬大軍得以存活者,寥寥可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