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7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每下愈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原文了解起,較為不易,所以後來有人從字面推測其義,更進而將成語改成「每況愈下」,雖屬訛用,但已成俗,備載於此,以供參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零星的事物湊合在一起,使相連屬。如:「拼版」、「拼圖」、「拼音」、「拼貼」、「東拼西湊」。
豁出去,不顧一切地捐棄或犧牲。如:「拼死」、「拼命」、「拼到底」。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服藥閑眠養不才。花裏棋盤憎鳥汙,  枕邊書卷訝風開。故人問訊緣同病,芳月相思阻一杯。  應笑王戎成俗物,遙持麈尾獨徘徊。 酬盧嵩秋夜見寄五韻  喬木生夜涼,月華滿前墀。去君咫尺地,勞君千里思。  素秉棲遁志,況貽招隱詩。坐見林木榮,願赴滄洲期。  何能待歲晏,攜手當此時。 酬鄭戶曹驪山感懷  蒼山何鬱盤,飛閣淩上清。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靈。  白雲已蕭條,麋鹿但縱橫。泉水今尚暖,舊林亦青青。  我念綺襦歲,扈從當太平。小臣職前驅,馳道出灞亭。  翻翻日月旗,殷殷鼙鼓聲。萬馬自騰驤,八駿按轡行。  日出煙嶠綠,氛氳麗層...
浸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漸沾染。南朝宋.顏延之〈庭誥〉:「故曰丹可滅而不能使無赤,石可毀而不能使無堅。苟無丹石之性,必慎浸染之由。」唐.張九齡〈敕處分縣令〉:「或以循己而貪婪,或以畏法而巽愞,浸染成俗,妨奪為常。」
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小道,末流瑣屑之學。《陳書.卷三○.列傳.傅縡》:「頃代澆薄,時無曠士,苟習小學,以化蒙心,漸染成俗,遂迷正路。」
穿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勉強解釋,牽強附會。《後漢書.卷四四.徐防傳》:「今不依章句,妄生穿鑿,以遵師為非義,意說為得理,輕侮道術,寖以成俗。誠非詔書實選本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傳聞而欲偉其事,錄遠而欲詳其跡,於是棄同即異,穿鑿傍說,舊史所無,我書則傳,此訛濫之本源,而述遠之巨蠹也。」
虛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用的贅字。南朝梁.鍾嶸〈詩品序〉:「爾來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拘攣補衲,蠹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
輿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將人的階級分為十等,輿是第六等,臺是第十等。故以輿臺指服賤役、地位低微的人。《文選.張協.七命》:「樵夫恥危冠之飾,輿臺笑短後之服。」《宋書.卷三○.五行志一》:「晉末皆冠小冠,而衣裳博大,風流相倣,輿臺成俗。」也稱為「輿皁」。
每下愈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原文了解起,較為不易,所以後來有人從字面推測其義,更進而將成語改成「每況愈下」,雖屬訛用,但已成俗,備載於此,以供參考。
每變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原文了解起,較為不易,所以後來有人從字面推測其義,更進而將成語改成「每況愈下」,雖屬訛用,但已成俗,備載於此,以供參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