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伏藏不出。晉.傅咸〈螢火賦〉:「當朝陽而景兮,必宵昧而是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感激、感謝。《管子.形勢》:「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晉.陶淵明〈乞食詩〉:「銜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豈、怎麼。用於文言文。如:「安能如此?」《左傳.宣公十二年》:「暴而不,安能保大?」
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湯斌〈嚴禁徵收錢糧勒索火耗私派之弊以恤民艱以清賦稅告諭〉:「此等弊竇,在從前督撫歷經嚴禁,稍為斂者固有,而陽奉陰違者實多。」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悍、不馴服。如:「獷悍」。《後漢書.卷六五.段熲傳》:「虛欲修文戈,招降獷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焰。晉.陸雲〈南征賦〉:「服縣炎揚而晃儵,飛烽煜而泱漭。」
和光同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與世浮沉,隨波逐流或同流合汙。《晉書.卷一.宣帝紀》:「和光同塵,與時舒卷,鱗潛翼,思屬風雲。」
風調雨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釋義︰即「風調雨順」。見「風調雨順」條。 01.五代十國前蜀.杜光庭〈晉公太白狼星醮詞〉:「弓弢偃,雨順風調,百穀有年,五兵永息不任。」 02.《西遊記.第三七回》:「悔過前非,重興今善,放赦了那枉法冤人,自然天心和合,雨順風調。」 參考詞語︰風調雨節注音︰ㄈㄥ ㄊ|ㄠˊ ㄩˇ ㄐ|ㄝˊ漢語拼音︰fēng tiáo yǔ jié釋義︰即「風調雨順」。見「風調雨順」條。 01.宋.朱熹〈上宰相書〉:「政使風調雨節,時和歲豐,尚不可謂之無事,況其飢饉狼狽至於如此!」
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夫州吁2>,阻兵3>而安忍4>。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5>矣。夫兵,猶火也;弗,將自焚也。夫州吁弒其君,而虐用其民,於是乎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 〔注解〕 (1) 治絲而棼:比喻行事不得要領,反而越做越糟。見「治絲而棼」。 (2) 州吁:春秋衛國人,莊公之子,桓公之弟。桓公立十六年,州吁弒之而自立。吁,音ㄒㄩ。 (3) 阻兵:仗恃著強大的軍力。阻,依恃、依仗。 (4) 安忍:安於行使殘忍之事。 (5) 濟:成功、達到目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