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4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異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國。[例]他在環遊世界後,打算將異邦所見所聞寫成一本書。
紀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錄事實。如:「他寫了一篇旅遊紀實,敘述在各國旅行的所見所聞。」
繪聲繪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講述或描摹事物,十分深刻入微、生動逼真。如:「她一從歐洲暢遊歸來,立刻向諸親友繪聲繪色的廣播所見所聞。」也作「繪聲繪影」、「繪影繪聲」。
呂不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厚賜,以至有食客三千人。當時諸侯中多有能言善辯之人,如荀子之類,遍佈天下。呂不韋就讓其食客各自寫下所見所聞,彙集在一起,分類爲萬物古今事之大成,故名之爲《呂氏春秋》,還把此書放在咸陽市門,並懸賞千金請諸侯遊士有能增減一字者,賞千金。
嵇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23~262)字叔夜,三國魏譙郡(今安徽省亳縣)人。博學有奇才,不與世俗同流。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稱「嵇中散」。好老、莊之學,擅四言詩。與山濤、阮籍等人為友,世稱「竹林七賢」。後為司馬昭所害死。著有〈養生論〉、〈聲無哀樂論〉、〈琴賦〉等。
趣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趣意味。《紅樓夢》第三九回:「便把鄉村中所見所聞的事情,說與賈母,賈母一發得了趣味。」
雜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記載瑣事、感想、山水等雜事的文體。[例]他把旅遊的所見所聞寫成一本雜記。
馬克吐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他取道巴拿馬運河從舊金山到紐約市,作巡迴記者。當時他就不斷寄出信件給報紙出版,諷刺而幽默地記錄他的所見所聞。1867年6月8日,吐溫乘遊艇前往費城,要住5個月。這一遊導致了《傻子旅行》的誕生。1872年,吐溫出版了第二部旅行文學著作《艱苦歲月》作為《傻子旅行》的續集。《艱苦歲月》的內容是吐溫到內華達的旅程及在美國西部的後期生活的半自傳式描述。這書以「傻子」對歐洲和中東的很多國家的批評來諷刺美國及西方的社會。吐溫的下一作品《艱苦歲月》把焦點放在美國社會上。之後的《鍍金時代》並不是旅行文學作品,因為這以前的兩本書都是旅行文...
殫思極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欲。而為表明冒死獻言之心,文章起始處先提了漢代朱雲的事跡。朱雲為西漢人,成帝時上書求見皇帝,當著眾臣之前,斥責以帝師升任丞相的張禹為佞臣。成帝大怒,命人將朱雲拖出去,但他死命地攀著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
淋漓透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淋漓盡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淋漓」是形容溼透的樣子。唐代韓愈的〈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一詩中,有「赤龍拔鬚血淋漓」一句,形容血流得很多的樣子。明末時的進士李清,曾在崇禎、弘光二朝為官,明亡後便歸隱鄉林,以著述自娛。《三垣筆記》是他記述在為官時的所見所聞,其中有一段記到熹宗時的一名太監,名叫劉若愚,頗有才學,被當紅太監李永貞招攬,從事主筆為文的工作。李永貞與魏忠賢一批人,仗勢干預朝政,結黨營私,劉若愚心知肚明,不敢有所反抗。魏忠賢失勢後,其黨羽都遭誅殺,劉若愚也遭彈劾入獄。李清在作官時,偶然讀到他在獄中所寫的《酌中志略》,感嘆他才識廣博,卻身不由己,最後被牽連而死於獄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