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8.05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傀儡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木偶來表演的戲。廣義的包括所有的木偶戲。古稱為「傀儡子」、「魁礧子」、「窟礧子」。狹義的指杖頭傀儡和懸絲傀儡。相傳周、秦時代就有木偶戲,宋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傀儡、水傀儡等。見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百戲技藝》及元.周密《武林舊事.卷六.諸色藝人》。元、明、清以來傀儡戲皆有流行。近世多稱為「木偶戲」。又古代演傀儡戲的人在扁擔的一端,挑著圓形的箱籠,另一端附著一個戲臺,挑著到處表演。也稱為「扁擔戲」。
亭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輕便的轎子之類,有頂蓋,但沒有布簾。《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家租了一個破亭子,兩條扁擔,四個鄉裡人歪抬著,也沒有執事。」
扁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東西的棍子,通常用竹製成。《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這一蚤要到田頭去割稻,同著十來個家人,拿了許多扁挑索子鐮刀,正來下舡。」也作「扁擔」、「匾擔」。
採茶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我國傳統民間歌舞。通常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表演,亦有多於三人以上的集體表演。舞者身穿彩服,腰繫彩帶,男的手持錢尺作為扁擔、鋤頭、撐船竿等,女的手持花扇,作為竹籃、雨傘或盛茶器具等,載歌載舞,氣氛活躍。內容多以表現茶農勞動生活居多。
匾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東西用的扁平木棍。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正末做匾擔打邦老科)(邦老做回頭科云)你怎的?(正末云)連這匾擔,也送與你罷。」《水滸傳》第四七回:「身邊藏了暗器,有些緩急,匾擔也用得著。」也作「扁擔」、「扁挑」。
淳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樸實而善良。《宋史.卷四一三.趙必愿傳》:「立淳良、頑慢二籍,勸懲人戶。」《醒世姻緣傳》第一七回:「那時節的百姓真是淳良,受他這般的荼毒,扁擔也壓不出個屁來。」
擔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扁擔。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二折:「坐著舉擔杖,則落的村酒漁樵話兒講。」元.宮大用《七里灘》第一折:「驀嶺登崗,拽著個鈍木斧繫著麤麻繩攜著條舊擔杖。」
馱水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水的扁擔。《紅樓夢》第五三回:「這會子花的這個形象,你還敢領東西來。領不成東西,領一頓馱水棍去才罷。」
抬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從秤杆中穿上扁擔和槓子的大型杆秤,由兩個人抬著,一次可稱數百公斤。《醒世姻緣傳》第四八回:「典史叫鄉約地方取了抬秤,將鹽逐一秤過,記了數,貼了封皮。」
籠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箱籠、行李。《警世通言.卷三七.葛秀娘仇報山亭兒》:「萬三員外女兒萬秀娘,死了夫婿,今日歸來。我問你借扁擔去挑籠仗則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