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1.90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觸類旁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解此一事物的知識或原理,進而推知其他同類的事理。如:「他才思敏捷,往往老師才一提出前提,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左顧右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卒諡思,世稱為「陳思王」。著有《曹子建集》十卷。 (2) 吳季重:吳質(?∼西元230),字季重,三國魏濟陰人。才學通博,與曹丕交誼獨厚。漢獻帝建安中朝歌長,遷元城令,入魏,拜震威將軍,督河北諸軍事,封列侯。 (3) 足下:古代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此指吳質。 (4) 鷹揚:特出。比喻文名遠播,如鷹之飛揚。 (5) 鳳歎虎視:形容談吐文雅,器宇軒昂。 (6) 蕭:蕭何(?∼西元前193),漢初沛人,佐高祖定天下,論功第一,封酇侯。漢初...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32),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諡思,世稱為「陳思王」。所作經後人輯為《曹子建集》。〔參考資料〕 宋.朱熹〈答程允夫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四一》引)此又雜於釋氏之說,更當以二程先生說此處,熟味而深求之,知吾儒之所謂道者,與釋氏迥然不同,則知「朝聞夕死」之說矣。
七步成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解釋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4.1相似詞4.2 4.2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世說新語 2.解釋 七步內就能完成一首詩。走七步路的時間可作成一首詩。形容有才氣,文思敏捷。 3.故事內容世說新語:「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慙色。 4.相似、相反詞 4.1相似詞 七步成章、才高八斗 4.2相反詞 無 5.例句 他的才思敏捷,甚至能七步成詩。
出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口而出的話都符合文章規範。比喻才思敏捷,談吐風雅。《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優旃傳》唐.司馬貞.索隱:「崔浩云:『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此人天資高妙,過目成誦,出口成章。」也作「脫口成章」、「出言成章」。
文不加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書寫時,如遇錯字,就在寫錯的地方塗一點墨,表示刪去。所以「文不加點」就表示文章一揮而就,不加以塗改,用來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可以下筆成章,如東漢的禰衡寫〈鸚鵡賦〉時就「文不加點」。禰衡恃才傲物,不為曹操所容,因此曹操將他送到黃祖那邊。有一次黃祖的兒子黃射大宴賓客,有人獻上鸚鵡,黃射請禰衡即席為這隻珍禽作一篇賦。禰衡答應了,他並在賦中形容自己寫這篇賦時,下筆如飛,沒有任何的錯字和修改,很快地便將〈鸚鵡賦〉完成了。後來「文不加點」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文思敏捷、下筆成章,通篇無所塗改。後來「文不加點」就用來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援筆立成,不需塗改。
八斗之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卒諡思,世稱陳思王。
一揮而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才思敏捷,落筆成章。《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俞良領旨,左右便取過文房四寶,放在俞良面前。俞良一揮而就,做了一隻詞。」《紅樓夢》第三七回:「黛玉道:『你們都有了。』說著,提筆一揮而就,擲與眾。」也作「一揮而成」。
對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們當然是世交啊!」李膺對孔融敏捷的反應十分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就跟他一起談論百家經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再也不輕視他是個小孩子了。後來「應對如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出現「應對如流」的書證如《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畫地成圖,左右屬目。」
下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揮筆即寫成文章。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評曰》:「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隋書.卷七六.文學傳.杜正玄傳》:「正玄應對如響,下筆成章。」也作「下筆成篇」、「走筆成章」、「走筆成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