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重門擊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柝,夜間打更用的梆子。重門擊柝指設置重重門戶,夜晚敲梆巡更。比喻嚴於提防。《易經.繫辭下》:「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三國志.卷五三.吳書.薛綜傳》:「夫帝王者,萬國之元首,天下之所繫命也。是以居則重門擊柝以戒不虞,行則清道案節以養威嚴。」
三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打更鼓來報夜間時刻,三鼓表示三更。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宋.蘇軾〈永遇樂.明月如霜〉詞:「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
更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打更巡夜的人。《福惠全書.卷二.蒞任部.發各告示》:「其鼓樓更夫,每晚泒定五人,輪更交替。」也稱為「更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巡夜打更。《說文解字.手部》:「掫,夜戒守有所擊。」《左傳.昭公二十年》:「賓將掫,主人辭。」晉.杜預.注:「掫,行夜。」
木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用竹或木製成的響器。敲擊時發出聲音,可用來召集群眾、報警或巡夜打更等。如:「古裝劇中常常聽到更夫敲著木梆打更的聲音。」
鼓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中用為號令的兩種樂器,夜則用以報時打更。明.于謙〈從軍五更轉〉詩:「五更人盡起,鼓角動邊城。」
打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梆子,竹製或木製的響器,古人巡夜打更時用以敲擊發聲。「打梆子」指打更巡夜。《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你如今可到總鋪門口去,有覓人打梆子,早晚勤謹,可以度日。」《紅樓夢》第五九回:「穿堂內又添了許多小廝們坐更打梆子,已安插得十分妥當。」
傳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報告時間。古代以銅壺滴漏計時,壺中立著一枝刻有度數的箭,因此只要看箭露出水平面的度數是多少,即可知道時刻。《西遊記》第二回:「山中又沒打更傳箭,不知時分,只自家將鼻孔中出入之氣調定。」
夜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間打更的更夫。《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外郎、書手,皂快、門子及禁子、夜夫,曾在縣裡走動的,無不查到,並無陳大壽名字。」
鑼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天用來煮飯,晚上用來打更、巡邏、警示的刁斗。《三國演義》第五○回:「馬上有帶著鑼鍋的,也有村中掠得糧米的,便就山邊揀乾處埋鍋造飯,割馬肉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