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祭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在祭祀祖先時,必先設尸以代表死者,而此尸多由孫輩擔任,並接受親友們的祭拜。祭祀開始時,親友們依序拈香叩拜,「尸」則可接受九次的敬酒獻饌。後來「尸」慢慢由木主、神位所替代。
一壁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邊、一旁。《西遊記》第一○回:「一壁廂賞了魏徵,眾官散訖。」《醒世恆言》卷一三:「廟官接見,宣疏拈香禮畢。卻好太尉夫人走過一壁廂。」也作「一壁」。
響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鐃鈸鑼鼓等打擊樂器。《西遊記》第一二回:「吩咐住了音樂響器。下了車輦,引著多官,拜佛拈香。」
喬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扮素淨。《水滸傳》第四五回:「只見那婦人喬素梳妝,來到法壇上,執著手爐,拈香禮佛。」《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沈瓊枝看那兩個婦人時,一個二十六七的光景,一個十七八歲,喬素打扮,做張做致的。」
祭王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活動。王爺,原為對瘟神的尊稱。舊時因醫藥不發達而瘟疫時起,眾人會以作醮的方式來祭拜俗稱「王爺」的瘟疫神。祭典中會將上載神像、插旌旗、艦首高掛長幡、艙內載滿各種祭品的王船,或放流海上,或焚燒焦化,象徵已將瘟神送走。後來隨著時代環境的改變,「祭王爺」已不限定在送瘟神,更著重在防邪治祟、保境佑民的功能。並逐漸擴大為祭拜各種代玉皇大帝巡察人間善惡的代天巡狩王爺、千歲。俗稱為「建王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