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鏤刻或腐蝕的方法,在銅版、鋅版、木版、石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蝕,再塗上油墨或水性顏料,以紙或布拓印出來的圖畫。有孔版畫、凸版畫、凹版畫及平版畫等四種基本類型。也作「板畫」。
法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供人臨摹或欣賞的名人書法拓印本。《法帖譜系.雜說上.劉丞相私第本》:「劉丞相既刻法帖於郡齋,復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歸私第。」《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寫的最好,卻又不肯學古人的法帖。」
木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版畫。用刀在木板上刻出圖形,再用紙拓印。計有陰刻、陽刻或陰陽混合刻三種表現法。
拓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碑刻、金石文物等上面的字畫、圖案拓印下來,成為單頁的紙片,稱為「拓片」。如:「甲骨拓片」。
板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以鏡板為作畫材料,今改以鏤刻或腐蝕的方法,於銅版、木版、石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蝕,再塗上油墨或水性顏料,以紙或布拓印出來的圖畫。有孔版畫、凸版畫、凹版畫及平版畫四種基本類型。也作「版畫」。
平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水和油性的反撥作用,在平面版上必要的部分,施以顏料,再拓印於紙上,此種畫稱為「平版畫」。
木板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木板刻成想像中的畫面後,再經拓印於紙、布成畫,稱為「木板畫」。含有刀、木情趣。也稱為「木版畫」、「木刻畫」。
木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木板做為刻版印畫的材料,刻成想像中的畫面後,再經拓印於紙、布成畫,稱為「木版畫」。也稱為「木板畫」、「木刻畫」。
凹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油墨或顏料填入版面上凹陷的部分,然後拓印在紙上而成的繪畫作品。如銅版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