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6.86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栗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指或握拳,用突出的中指節敲擊頭的動作。《水滸傳》第二四回:「那婆子揪住鄆哥,鑿上兩個栗暴。」《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牽住他衣袖兒,捻起拳頭,一連七八個栗暴,打得頭皮都青腫了。」也作「腦鑿子」、「藜暴」、「栗爆」、「栗苞」、「栗鑿」。
栗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握拳或屈指,用突出的中指節敲打頭的動作。元.無名氏《黃花峪》第四折:「我去你禿頭上直打五十個栗爆!」也作「栗暴」。
控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握拳。《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救鬥者不博撠。」
抱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敬禮方式。一手握拳,另一手抱著拳頭,合靠在胸前。如:「抱拳行禮」。《三俠五義》第四四回:「只見那軍官抱拳陪笑道:『非是在下多管閒事。因那婆子形色倉皇,哭得可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望乞公子貴手高抬,開一線之恩,饒他們去罷。』說畢,就是一揖。」
栗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握拳或彎曲手指,用突出的中指節敲人的腦袋。如:「搞得這個樣子,真要狠狠的給他記栗鑿。」也作「栗暴」。
捏把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元史.卷一五九.趙璧傳》:「憲宗即位,召璧問曰:『天下如何而治?』對曰:『請先誅近侍之尤不善者。』憲宗不悅。璧退,世祖曰:『秀才,汝渾身是膽耶!吾亦為汝握兩手汗也。』」因人處驚險憂慮中,則緊握拳,手心出汗,故用捏把汗來比喻情況十分驚險,令人緊張、擔憂。《初刻拍案驚奇》卷五:「等了一會,料虎去遠了,一齊捏把汗出來看時,卻是一個人。」也作「捏了一把汗」、「捏了一把冷汗」。
栗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握拳或屈指,用突出的中指節敲擊別人頭部的動作。如:「凡事都要理性溝通,絕不可對人任意施以栗苞。」也作「栗暴」。
腦鑿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握拳以中指節擊人頭部。《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且把帽子摘下來,讓我打你幾個腦鑿子。」也作「栗暴」。
藜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握拳突出中指關節擊打人的頭額。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早知上聖來到,慌忙迎笑,若還不笑,鑿個藜暴。」也作「栗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