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6.86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振臂一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請帶領五千名步兵,從居延海北方出發,分散匈奴的兵力,免得匈奴全力攻擊貳將軍。約定之日期過後,李陵就撤兵回來,在歸途中,碰巧遇到了匈奴十萬大軍,李陵以五千兵馬力戰匈奴的十萬大軍,憑著他的英勇,率先殺敵並殺了匈奴的勇將,竟也殺得敵人人仰馬翻。幾經歷戰之後,因為匈奴隨即動員全國的人馬來對付李陵。李陵的部隊經過長時間的奮勇作戰,已經十分疲倦,再加上不諳地勢,敵人的騎兵又精銳盡出,敵我眾寡懸殊,援軍又遲遲不至,一時間已敗相畢露,但李陵還是英勇地指揮他的軍隊對敵人作浴血戰。兵士們都忍住創痛,爭先奮勇殺敵,直至死傷遍野,剩下幾十個人...
馬首前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服氣地說:「晉國從沒有人下這種命令,我偏要把馬頭向東回國。」欒黶說完把馬頭一調就走,他的部下也跟著撤兵。荀偃看到這種情況,很後悔下了這道命令,造成自家軍隊的分裂,心想這樣非但不能打勝仗,還可能會敗北,只好下令撤軍回國,結束了這場戰爭。荀偃這道命令中,有「馬首是瞻」四個字,就是要晉軍跟著他的馬頭方向前進。後來「馬首是瞻」被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
陰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陰而且下雨。《文選.張華.情詩二首之二》:「巢居知風寒,穴處識陰雨。」《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玄德聞得此信,乘陰雨撤兵,棄盱眙而走,思欲東取廣陵。」
轅門射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敘述袁術遣紀靈攻劉備,約呂布夾攻,而劉備亦求助於呂布。呂布因此設筵為兩人和解,而紀靈不接受,呂布乃射戟以示,紀靈懼而撤兵
剛戾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剛愎自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春秋魯宣公十二年時,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晉國於是派荀林父等人率軍前往援助鄭國。當晉軍正要渡河時,卻聽說鄭國已經和楚國講和,而統帥荀林父在分析形勢後,認為不能輕率地進軍與楚國交戰,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國。然而大將先縠(ㄏㄨˊ)卻不聽指揮,自行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去追擊楚軍。荀林父發覺後,已無法阻止,只好下令全軍前進。楚王聽說晉軍已經渡河追來,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孫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軍隊繼續南撤回國。但是大夫伍參卻力勸楚王應該出兵與晉軍交戰,他認為晉軍的荀林父才剛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縠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餘將領也都意見...
剛愎自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剛愎自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春秋魯宣公十二年時,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晉國於是派荀林父等人率軍前往援助鄭國。當晉軍正要渡河時,卻聽說鄭國已經和楚國講和,而統帥荀林父在分析形勢後,認為不能輕率地進軍與楚國交戰,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國。然而大將先縠(ㄏㄨˊ)卻不聽指揮,自行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去追擊楚軍。荀林父發覺後,已無法阻止,只好下令全軍前進。楚王聽說晉軍已經渡河追來,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孫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軍隊繼續南撤回國。但是大夫伍參卻力勸楚王應該出兵與晉軍交戰,他認為晉軍的荀林父才剛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縠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餘將領也都意見...
鄭經建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年10月,清軍聯合荷蘭部隊圍攻金門、廈門,鄭軍節節敗退。1664年3月,鄭經放棄閩南沿海各島,全面撤兵退守台澎。這次退守台灣,可說是正式所代表的男名抗清勢力的總撤退,不僅政經所管轄的部隊、官員都撤入台灣,明朝的縉紳遺老,也都隨鄭經來台,此批入台總人數約僅7000人左右。鄭經入台當年,旋即將東都改為東寧,並將原來的天興縣、萬年縣升為「州」。他說他不是不能戰,而是「不欲重苦沿海吾民,故效張仲堅遠絕扶餘,不與中土爭衡。」鄭經也自稱「東寧國王」,西洋人稱它叫做「The king of tyawan」,1670年應人東印度公司負...
出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撤兵
有恃不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信您也會遵守先王的盟約,由於我們相信您會信守互助不相攻的盟約,所以一點也不害怕。」齊孝公聽了以後便撤兵回國。後來「有恃無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
剛褊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剛愎自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春秋魯宣公十二年時,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晉國於是派荀林父等人率軍前往援助鄭國。當晉軍正要渡河時,卻聽說鄭國已經和楚國講和,而統帥荀林父在分析形勢後,認為不能輕率地進軍與楚國交戰,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國。然而大將先縠(ㄏㄨˊ)卻不聽指揮,自行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去追擊楚軍。荀林父發覺後,已無法阻止,只好下令全軍前進。楚王聽說晉軍已經渡河追來,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孫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軍隊繼續南撤回國。但是大夫伍參卻力勸楚王應該出兵與晉軍交戰,他認為晉軍的荀林父才剛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縠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餘將領也都意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