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支解牲體。《左傳.宣公十六年》:「王享有體薦,宴有折俎。」唐.孔穎達.正義:「王為公侯設宴禮,體解節折升之於俎。」《國語.周語中》:「淨其巾羃,敬其祓除,體解節折而共飲食之。」
析骨而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解骨骸以升火炊食。形容糧盡援絕的悲慘困境。參見「析骸以爨」條。《史記.卷四○.楚世家》:「城中食盡,易子而食,析骨而炊。」
縷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條分縷析。唐.韓愈〈貞曜先生墓誌〉:「及其為詩,劌目鉥心,刃迎縷解。」
2.零離破碎。晉.潘尼〈釣賦〉:「乃命宰夫,膾此潛鯉,名工習巧,飛刀逞技,電剖星流,芒散縷解。」
析骨以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解骨骸作為柴薪以生火炊食。形容糧盡援絕的悲慘困境。參見「析骸以爨」條。
析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解骨骸。《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王問:『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也作「析骸」。
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稱呼能表演魔術的人。《後漢書.卷五一.陳禪傳》:「獻樂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拂菻傳》:「多幻人,能發火於顏,手為江湖,口幡眊舉,足墮玉珠。」也稱為「幻民」、「幻師」。
枝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分解肢體的一種酷刑。《韓非子.難言》:「吳起收泣於岸門,痛西河之為秦,卒枝解於楚。」也作「支解」、「肢解」。
公私兩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公於私都能兼顧完善。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七齣:「(副淨)鄭老先生,下官看這于敏主使故殺,且係支解人,倒應不分首從,一同問抵攙是。(小生)司空面上,只得權且做情。(副淨笑迎)可謂公私兩盡。」
幻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稱呼能表演魔術的人。《野叟曝言》第八十二回:「那兩個卻是幻民,係大秦國人,能吞刀、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跳丸、障眼諸法。」也稱為「幻師」、「幻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