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濟川)三郡當即降蜀。魏明帝親赴長安督戰,以曹真督關右諸軍,採用以防守為主的戰略。蜀軍先揚言要由斜穀道攻取郿縣,並使趙雲、鄧芝率一軍據箕穀(今陝西褒城西北)為疑軍,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參軍馬謖領一軍為先鋒,駐街亭。馬謖揮不當,大敗於魏軍,丟失街亭。蜀軍失去前進的據點,只好退回漢中(正史並無「空城計」退司馬懿軍之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上書自貶三級,以右將軍身分行丞相之職。  建興六年(228)冬,魏軍三路攻吳,關中空虛。諸葛亮再次率軍北伐。蜀軍此次出大散關,圍攻陳倉二十餘日不下,糧盡而退。建興七年(229),諸葛亮第三次...
銳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卒年不詳。與陳餘為刎頸交,後與陳餘發生嫌隙,降漢,與韓信破趙,封為趙王,卒謚景。 (10) 下趙:攻取趙地。下,攻取。趙,地名,約為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11) 千里餽糧,士有飢色:把糧草送給千里之外的士兵,士兵仍無法立刻得到飽足。形容運補線太長,則軍士無法溫飽。 (12) 樵蘇後爨,師不宿飽:等採夠了材薪再來炊煮食物,軍隊無法充分吃飽與休息。樵,採薪。蘇,取草。爨,音ㄘㄨㄢˋ,以火燒煮食物。 (13) 井陘:即井陘關,約位在并州石艾縣東十八里,即井陘口。 (14) 方軌:二車併行。方,併。 (15) 足下:古時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 (16) 閒道:捷近的小路。...
十室九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朴子.外篇.用刑》秦之初興,官人得才:衛鞅、由余之徒,式法於內;白起、王翦之倫,攻取於外。兼弱攻昧,取威定霸,吞噬四鄰,咀嚼群雄,拓地攘戎,龍變虎視,實賴明賞必罰,以基帝業。降及杪季,驕於得意,窮奢極泰。加之以威虐,築城萬里,離宮千餘,鍾鼓女樂,不徙而具。驪山之役,太半之賦,閭左之戍,坑儒之酷,北擊獫狁,南征百越,暴兵百萬,動數十年。天下有生離之哀1>,家戶懷怨曠之歎2>。白骨成山,虛祭布野3>。徐福4>出而重號咷5>之讎6>,趙高7>入而屯豺狼之黨。天下欲反,十室九空。其所以亡,豈由嚴刑?此為秦以嚴得之,非以嚴失之也。 〔注解〕 (1) 生離之哀:生時與親友分離而難以再見的哀傷。 (...
放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巴(?∼西元222),三國蜀零陵烝陽人,字子初。少有名,劉表多次薦舉不就。初依曹操,後歸劉璋。劉備攻取益州後,劉巴歸附。多奇謀良策,諸葛亮曾稱讚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4) 內:音ㄋㄚˋ,通「納」,接納。 (5) 張魯:字公祺,東漢末沛國豐人,生卒年不詳。獻帝初平二年,創五斗米道教民,據巴、漢三十年,附者甚眾。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魯出降,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卒諡原。 (6) 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
逐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個、依次。如:「逐一分析」。《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郭威從那應募李繼韜軍下攻取澤州,被董璋占了功賞,殺人逃走,來到此間,逐一細說與知遠聽了。」
康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贏得了與顧命大臣鰲拜的鬥爭,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攻取臺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並勝利地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他在京師東北的熱河營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康熙帝親政不久後,便宣佈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着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 (清)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矇蔽欺騙,愛新覺羅玄燁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
鄭成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軍糧不足的問題。在鄭軍與清軍長期僵持的狀態下,在台灣經商失敗的荷蘭通事何斌來到廈門,積極遊說鄭成功攻取台灣作為基地,因此促成永曆十五年(1661)的征台戰役,擊退在台灣經營近40年的荷蘭人。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之後,在台灣建立了第一個中國式政權,並確立台灣漢人社會的形態。然而,由於鄭家內部權力鬥爭、外有清朝威脅不斷,又染上寒熱症(瘧疾),鄭成功來台不到一年便去世,得年39歲。(註1) 稱號鄭福松鄭森鄭大木:鄭成功之字。錢謙益為勉勵鄭成功而取。鄭成功朱成功國姓爺延平王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 傳說根據台灣大...
攻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取、占領。如:「我方已經攻占敵方七座城池。」
詔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皇帝的命令。《韓非子.初見秦》:「土地廣而兵強,戰剋攻取,詔令天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又詔令太醫院有名醫人數個,到寓診視。」也作「詔敕」。
滔滔不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是中斷的意思。「滔滔不絕」用來形容說話連續不斷。較早的書證如《蕩寇志》第三二回:「張繼問起曹州攻取之法,成英反覆議論,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張繼一毫不懂,連聲稱是而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