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占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霸占、攻克、攻陷、占據
付諸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的災難和不幸,使得人民敢怒不敢言,而統治者也更加地驕橫了起來。等到戍守邊疆的兵卒們一起義,函谷關被攻陷,項羽一來,放了一把大火,可憐這富麗的阿房宮就這樣化為灰燼了。所以後來指東西讓一把大火給燒光了,就叫作「付之一炬」。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官時敢於批評權貴,受到宰相吳敏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任職。1125年冬,北方的金國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嚴重地威脅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欽宗驚慌失措,趕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 一些貪生怕死的大臣,主張割讓土地向金國求和。趙鼎與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別人?望陛下千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可是,欽宗非常懼伯金兵,決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讓。金軍使者來談判時,要求把黃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金國,欽宗不敢違抗,竟答應了金軍提出的要求。但是,金國皇帝並不滿足,他們命令部隊繼續南下。年...
勢成騎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軍隊萬餘。成帝時為歷陽內史,有謀反之心,庾亮召為大司馬,想要奪去他的兵權。蘇峻不願意,便舉兵作亂,攻陷京師。後為溫嶠、陶侃等討平。 (2) 溫嶠:西元288∼329,字太真,晉祁人。博學有識,初為劉琨參軍,永嘉之亂後,元帝南遷 ,尚未即位,溫嶠奉劉琨之命前去勸元帝登基稱帝。其母阻止他,溫嶠便扯斷衣袖,毅然而去。明帝時,平定王敦、蘇峻之亂,拜驃騎將軍,封始安郡公,諡忠武。嶠,音ㄐ|ㄠˋ。 (3) 陶侃:西元259∼334,字士行,晉潯陽人。晉代名臣,初為廣州刺史,每日搬運磚塊以鍛鍊體力。明帝時拜征西大將軍,都督荊襄軍事,平定蘇峻之亂。為人忠順勤勞,時人比之諸葛亮。 (4) 幽逼:受到小人...
攻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攻下、攻陷、占領
鴉片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因英人販運鴉片於中國而起的戰爭。初派林則徐赴廣東嚴辦,英遂大舉來侵,攻陷沿海各地,清廷恐,乃派耆英、伊里布至江寧與英議和,訂南京條約。
史可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作品5 著作 生平史可法出生於1601年,死於1645年,為明末的政治家,字憲之,又字道麟。 簡介進士出生,曾做過西安府推官、戶部員外郎、都御史、安慶巡撫、廬州巡撫、太平巡撫、池州巡撫及河南江西湖廣諸府縣、總督漕運、南京兵部尚書等職。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殺,四月,清兵入關,當時史可法是南京兵部尚書,為留在首都的百官之首,當臣子們知道崇禎駕崩,且對新帝的推選有所爭議時,以史可法為首的大臣們,主要打算就是「聯虜平寇」。期盼能借清軍之力,消滅李自成叛軍,再找方法救國。五月,...
伯道無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河東太守,晉懷帝永嘉末年,石勒(東晉末年五胡亂華的胡人之一,羯族,後趙之主,是五胡十六國中最強者)攻陷中原,鄧攸陷入石勒軍的包圍,石勒很敬重他,想拉攏他作參軍,但鄧攸不允,當石勒渡泗水時,鄧攸藉機毀了車子,用牛馬載著家屬逃走了。在路上不幸遇到盜賊,牛馬被搶走,只得抱著兒子和姪子步行。可是沿途沒有吃的,他實在想不出兩全之策,便對妻子說:「我的弟弟早死,只留下這個姪子,我不能拋棄他,為了求生,只好將我們自己的兒子拋棄,如果我們僥倖能活下去,將來還會有孩子的。」他妻子深明大義,只有忍痛答應,將兒子拋棄了。晉元帝時,鄧攸做了吳...
八國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義和團起事,仇殺外人,引起英、俄、法、德、美、日、義、奧八國共組聯軍,攻陷北京,史稱為「八國聯軍」。
犬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戎種族的一支。多分布於今陝西涇渭流域一帶,為周朝西邊強大的外患,幽王時攻陷鎬京,西周因而滅亡。也稱為「昆夷」、「混夷」、「畎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