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7.1889 ms
共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字懿孫,唐襄州人,生卒年不詳。博覽多識,好談論,為官有政聲。詩明秀自然,有〈楓橋夜泊〉傳誦後世。著《張祠部詩集》。(2)(西元1882~1947)字溥泉,河北滄縣人。清季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從孫中山先生致力革命。民國成立,任參議院議長,其後曾任國民政府立法院院長、國史館館長等職,為國民黨元老之一,生平著述編為《張溥泉先生全集》及《補編》。
|
改絃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壞話攻擊他。晏子又請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這樣不出三年,就會有好的政聲。這兩個典源一用「更張」,一用「改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改弦易轍」,用來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
|
何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疑問詞。什麼樣。《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不拘何等,有一件,報一件。」《老殘遊記》第三回:「並且風聞玉守的政聲,也要去參考參考,究竟是個何等樣人。」
|
更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壞話攻擊他。晏子又請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這樣不出三年,就會有好的政聲。這兩個典源一用「更張」,一用「改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改弦易轍」,用來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
|
魚目入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魚目混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任昉(西元460∼508)字彥昇,南朝梁博昌人,仕宋、齊、梁三代。宋時,舉兗州秀才,拜太常博士。入齊,以文學為王儉所重,後任竟陵王記室參軍,為「竟陵八友」之一。齊末,蕭衍得勢,任為驃騎記室參軍,專主文翰。蕭衍代齊自立,是為梁武帝,任昉為義興、新安太守,有政聲。任昉博學多聞,於書無所不讀,聚書至萬餘卷,是當時著名的三大藏書家之一。曾見宮中內藏四部古籍篇卷紛雜,於是親自校讎勘定。任昉的文學成就,以善撰表、奏、書、啟著稱,當時王公表奏,無不請昉代筆,起筆即成,不加點竄,因而與以詩聞名的沈約合稱為「沈詩任筆」。他在上任大司馬記室時,寫了一篇〈到大司馬記室牋〉...
|
下車伊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吏剛到任。參見「下車」條。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寧波宗太守湘文,律己愛民,政聲卓著。當下車伊始,即自撰一聯,懸於頭門。」也作「下車之始」。
|
魚目混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魚目混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任昉(西元460∼508)字彥昇,南朝梁博昌人,仕宋、齊、梁三代。宋時,舉兗州秀才,拜太常博士。入齊,以文學為王儉所重,後任竟陵王記室參軍,為「竟陵八友」之一。齊末,蕭衍得勢,任為驃騎記室參軍,專主文翰。蕭衍代齊自立,是為梁武帝,任昉為義興、新安太守,有政聲。任昉博學多聞,於書無所不讀,聚書至萬餘卷,是當時著名的三大藏書家之一。曾見宮中內藏四部古籍篇卷紛雜,於是親自校讎勘定。任昉的文學成就,以善撰表、奏、書、啟著稱,當時王公表奏,無不請昉代筆,起筆即成,不加點竄,因而與以詩聞名的沈約合稱為「沈詩任筆」。他在上任大司馬記室時,寫了一篇〈到大司馬記室牋〉...
|
蔡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12~1067)字君謨,宋仙游人。性忠鯁,累官知諫院,正色讜言,無所回撓,後以閣學歷知福州、泉州、杭州,倡經術,有政聲。其詩文入妙,書法尤冠絕一時,為北宋四大書家之一。著有《茶錄》、《荔枝譜》、《蔡忠惠集》等。卒諡忠惠。
|
任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460~508)字彥昇,南朝梁博昌人(今山東省博興縣南)。武帝時為義興、新安太守,有政聲。見宮中內藏四部古籍篇卷紛雜,於是親自校讎勘定。著有《雜傳》、《地記》等書。卒諡敬。
|
更絃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壞話攻擊他。晏子又請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這樣不出三年,就會有好的政聲。這兩個典源一用「更張」,一用「改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改弦易轍」,用來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