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9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簡稱〔高校六十條〕,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於一九六一年九月批准試行的關於指導高等學校工作的文件。全文包括總則、教學工作、生產勞動、研究生培養工作、科學研究工作、教師和學生、物質設備和生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制度和行政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共十章六十條。其基本內容如下:
1.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是貫徹執行教育為無產階級的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所需要的各種專門人才。其培養目標是:具有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願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為人民服務;逐步樹立無產階級的勞動觀點、群眾觀點和辯證唯物主...
教育部(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教育部為一九九二年以後中央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係由教育科學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改組而成。
  英國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的名稱屢經改變,由樞密院教育委員會(Committee of the Privy Council for Education)起、而教育署(Education Department)、教育委員會(Board of Education)、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至一九六四年改為教育科學部為止,其組織始臻完備。教育科學部除主管教育外,又主管民用科學(civil science)。隨著社...
教育部長內閣(法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部長內閣為法國教育部長的非正式諮詢組織,係依傳統慣例所產生,而非依法令規定設置者。
  部長內閣的設置,是法國各部的特點而為他國所無者。部長內閣的成員全由部長任命,並無任何法定資格的限制,但最多只能任命十人。依此成例,教育部長內閣的成員通常為部長的政治支持者,其任務主要在與部外人士交換意見及聯絡感情,以爭取部外社會力量的支持與合作,而有助於部務的順利推展。
  部長內閣的設置若能善加利用,確能發揮積極的影響力,以協助教育的發展。唯法國社會對此制度亦有批評,尤其部內專業人員更表不滿,認為對部務會有不良干擾,因參加者多為部長的政治幹部或隨從者,對教育往往並無研究,更缺乏...
國家教育部(法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國國家教育部為中央教育行政機關,主管各級各類教育;其首長為國家教育部長(Minister of National Education),簡稱教育部長。
  法國中央教育行政機關曾經若干次變革;在一八○八年拿破崙建立帝國大學院以前,並無中央教育行政機關之設,及至拿破崙即位之後,於一八○八年成立帝國大學院,兼為高等教育機構及全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是為中央教育行政機關之萌芽。一八四二年帝國大學院改組為教會事務及公共教育部,一九二○年再易名為公共教育及藝術部(Ministry of Public Instruction and Fine Art),一九三二年再更名為國家教育部,此後除短...
教育部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自鴉片戰爭後,迭遭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傳統以儒學為正宗、以經典為依歸的教育,已無法因應變局,近代中國新教育乃在西力的衝擊下產生。同治元年(1862)始設同文館,迨張百熙等人〔奏定學堂章程〕與成立學部,清末新教育才有較完整的學制系統和統轄全國教育行政的機關。
  民國建立後,改設教育部,置教育總長1人,承大總統之命,管理本部事務,監督所屬職員並所轄各官署。16年(1927),國民政府奠都南京,仿行法國大學院區制,中央教育部改為大學院。17年底,國民政府改大學院為教育部,專責教育行政事務,迄今未曾再更易。其職掌為主管全國學術、文化與教育行政,且對地方行政首長執行教育部主管事務,有指...
教育部中正體育獎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部為獎勵優秀運動選手及教練參加國際運動競賽為國爭光,依獎章條例第九條之規定,訂有〔中正體育獎章頒發要點〕,其獎勵對象如下:
  1.參加規定之各項國際正式比賽,未獲國光體育獎章,而其成績打破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正式審查承認之田徑、游泳、射擊、射箭、自由車、舉重等六種運動之世界、奧運、亞洲、亞運紀錄之運動選手。
  2.其他有客觀標準之運動紀錄,經規定程序獲體總審查承認者。
  中正體育獎章分三等,給獎資格及助學金頒發額數如下:
  1.一等:打破世界、奧運紀錄者,頒給新臺幣貳拾萬元。
  2.二等:打破亞洲紀錄者,頒給新臺幣壹拾伍萬元。...
比利時教育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二十多年來,比利時政府制度朝向聯邦體制發展;其背景緣於該國係由佛蘭德(Flandre)、華隆尼(Wallonie)和首都布魯塞爾(Bruxelles-Capitale)三個地區,以及使用法語、佛蘭德語(flamande,即比國荷語)和德語三個文化共同體所組成。一九八八年修訂的憲法確定,在大致相同的教育體制下,此三種官方語言族群,各自有其一套學校網組,供家長與學生自行選擇就讀。
  在一九八八年之前,比利時的教育主要由國家中央(État central)所統制,設置兩個國家教育部,分別掌理法語德語部分和荷語部分的教育事務。自一九八九年起,教育事務的管轄權,則移轉給各國文化共同體(...
教育部學校衛生教育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政府為有效推動學校衛生工作,於民國十八年(1929)二月由教育部和衛生部協同組織學校衛生委員會。民國二十年四月改組,成立中小學衛生教育設計委員會,隸屬於普通教育司;民國二十四年改隸醫學教育委員會;民國二十九年七月改組,又改為衛生教育專門委員會。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因醫學教育委員會改組,衛生教育專門委員會亦縮小組織,改為衛生教育組,置組主任一人,掌管擬訂衛生教育計畫,審擬各級學校衛生科之課程及設備標準,以及審查人員訓練機構立案等工作。政府遷臺後,由於精簡機構,僅在醫學教育委員會委員當中,聘請委員一名擔任健康教育召集人,至此中央學校衛生組織已很難發揮其功能。
  民國八十年(199...
教育部大陸事務工作小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七十七年(1988)八月行政院成立大陸工作會報,統籌協調各部會處理有關大陸事務。嗣為因應政策開放及處理兩岸交流事務之需要,於八十年元月正式成立大陸委員會,教育部亦隨即配合成立教育部大陸事務工作小組,依據〔國家統一綱領〕之指導原則,辦理國統綱領近程計畫中有關兩岸民間文教交流事宜。
  教育部大陸事務工作小組組織編制,設召集人、副召集人、執行祕書及執行副祕書各一人;其下分大陸事務及教育研究二組。大陸事務組辦理:(1)協助教育部各業務單位研擬、修訂有關大陸事務法規;(2)審查大陸專業人士申請來臺;(3)國人申請赴大陸地區參加會議、活動或訪問;(4)其他有關大陸文教工作。教育研究組辦...
高等教育部(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等教育部係大陸地區主管全國高等教育的行政機關,於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成立。
  高等教育部設有辦公廳、高等師範教育司、工業教育第一司、工業教育第二司、農村衛生教育司、中等技術教育司、留學生管理司、教學指導司、計畫財務司、學校人事司、政治教育處、工農速成中學教育處、基本建設處、翻譯室、學生實習指導委員會、俄文教學指導委員會,並出版〔高等教育通訊〕期刊一種。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一日,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合併成為教育部。此後,高等教育部教育部曾多次分合,直至一九八五年成立國家教育委員會,統籌各個層次的教育,高等教育部之部分職能由國家教育委員會下設的高等教育司承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