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9.37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痕跡。元.錢惟善〈和季文山齋早春〉詩:「落梅風細小窗寒,石上餘香點點斑。」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的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詩人。他的個性淡泊名利,曾應進士舉,不第。至於詩風,《唐摭言》曾稱他「詩篇妍麗,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裡頭有兩句:「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
罪魁禍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魁禍首」係由「罪魁」及「禍首」二語組合而成。 「罪魁」一語見自宋.文天祥《指南錄.卷一.紀事》。文天祥,字履善、宋瑞,號文山,廬陵人。南宋大臣,文學家,偉大的民族英雄。呂文煥是南宋末期將軍。他統領南宋軍隊與蒙古軍交戰,死守襄陽五年,因得不到後援,孤軍奮戰而終於降敵。呂文煥投降後,蒙古軍猛攻南宋,宋朝封呂文煥的姪兒呂師孟為兵部尚書,想藉以緩和蒙古的攻勢。文天祥當時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在一次宋、元雙方對談時,文天祥罵呂師孟是遺孽,呂文煥是亂賊。呂文煥問文天祥為何這麼罵,文天祥馬上痛斥呂文煥說:「你引狼入室,帶領蒙古軍南下,叛逆誤國,讓國家遭遇如此不幸,這樣的『罪魁』,你不是亂賊誰是亂賊?小孩子都...
心直口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文天祥〈紀事詩序〉(據《文山先生全集.卷一三.指南錄》引)正月二十日,至北營,適與文煥同坐,予不與語。越二日,予不得回闕,詬虜酋失信,盛氣不可止。文煥與諸酋,勸予坐野中以少遲,一二日即入城,皆紿辭也。先是,予赴平江,入疏言:「叛逆遺孽,不當待以姑息,乞舉春秋誅亂賊之法。」意指呂師孟,朝廷不能行,至是。文煥云:「丞相何故罵煥以亂賊?」予謂:「國家不幸至今日,汝為罪魁,汝非亂賊而誰?三尺童子皆罵汝,何獨我哉?」煥云:「襄守六年不救!」予謂:「力窮援絕,死以報國,可也。汝愛身惜妻子,既負國,又隤家聲。今合族為逆,萬世之賊臣也。」孟在傍甚忿,直前云:「丞相上疏欲見殺,何為不殺取師孟?」予謂:「汝叔...
雷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金鐘獎、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並經常受邀擔任文學藝術創作比賽評審。  長年從事美學教育工作,現任教於文山社區大學及台北藝術大學。  著有:《愛染五葉》、《文學漂鳥》、《雷驤極短篇》、《悲情布拉姆斯》、《繪日記》、《西張東望》、《晃動》、《行旅畫帖》、《捷運觀測站》、《隨筆北投》等等,小說、散文作品近三十種。  電視紀錄片作品〈映像之旅〉、〈歲月中國〉、〈作家身影〉等系列,共二百八十部,亦多次榮獲金鐘獎。 文學創作   青年時期,雷驤以想像無窮的小說在文壇崛起;到中年之後作品風格轉為真誠坦白,直陳生命,圖文並茂的隨筆式散...
台北市立木柵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英文名稱2 環境介紹3 簡介4 特色5 師資概況6 校訓7 校徽8 教學單位9 校史10 未來展望11 交通資訊12 參考資料 英文名稱Muzha Vocational High School 環境介紹本校座落於臺北市文山區,緊臨北二高萬芳交流道及捷運木柵站,濱景美溪畔與市立動物園相望;採依山勢建造,在綠意中矗立著紅色的巍峨建築;校園占地3.9公頃,包括:教學大樓、活動中心、行政大樓、教學資源中心大樓、特別教室大樓及實習工場等;另有電腦教室、語言教室、視聽教室、音樂教室、理化實驗室、室內網球場及室內羽球場等設施。...
流水落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落花流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的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詩人。他的個性淡泊名利,曾應進士舉,不第。至於詩風,《唐摭言》曾稱他「詩篇妍麗,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
文天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宋末忠臣,江西吉水人。官至左丞相,封信國公,德祐初,元兵入侵,天祥應詔勤王,奉使入元軍議和,被執,脫歸,輾轉浙、閩、粵,繼抗元師,戰敗被執,拘燕三年,宋既亡,終不屈,遂被殺,臨刑,作正氣歌以見志。著《文山詩集》、《指南錄》、《吟嘯集》。
中國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學校」、八十九年改制為「中國技術學院」,九十四年八月正式改名為「中國科技大學」。本校設雙校區,台北文山校區〈校地面積5公頃〉,交通便利,位於捷運萬芳醫院站,校園照景美不勝收,登山步道裡可以傾聽鳥聲蟲鳴,更能鍛鍊身體,古典平台吸引同學們駐足討論休閒氣氛愉悅;新竹湖口校區〈校地面積14公頃〉,靠近工業區與區域性產業結合,寬廣湖泊能讓學生心胸寬闊,校園環境幽雅,各項設備完善,是展開學習生涯的最佳場所。 特色專業理論與產業實務結合的教學模式,透過產學合作的建立,培育實務、 理論兼具之菁英人才。構建「證照路徑圖」結合專業課程教學...
仙跡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店客運景美站【捷運】◆ 淡水←→新店線「景美站」 仙跡岩的傳說-一個腳印的故事據說以前台北人要到文山堡 時,經過蟾蜍山時就會出現一陣煙霧,然後路人就不見了。呂洞賓認為是妖怪在搞鬼 ,於是站在仙跡岩上將蟾蜍釣起來降伏,自此蟾蜍山不再傳出「吃人」怪譚。由於仙 公站的大岩石上留有「三寸」腳印,所以後人穿鑿附會說是仙公的足跡,而稱其為「 仙跡」岩,西元一九四六年在岩下建廟奉祀衪。又有耆老說,事實上那個「仙跡」只 是一名到山上放牛的牧童所刻下的腳印,根本不是什麼「仙跡」。不管眾說紛云,一 般信徒寧可信其有,擔心那隻珍貴的「仙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