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穿上長衣。《禮記.玉藻》:「不文飾也,不裼。」
遮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遮蔽。如:「在兩旁成排的路樹遮掩下,此段路已成了名副其實的林蔭大道。」
2.掩飾、隱瞞。《紅樓夢》第一九回:「襲人笑道:『何嘗哭,纔迷了眼揉的。』因此便遮掩過了。」《文明小史》第六回:「稟帖上,又說柳知府許多壞話。說他如何疲軟,等到鬧出事來,還替他們遮掩,無非避重就輕,為自己開脫處分地步。」
語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論的實錄或摘錄。佛家祖師說法時,僧徒直接記載問答口語,以白話敘述,不加文飾,稱為「語錄」。後宋代儒者講學,門人弟子所記下的語言筆錄,也稱為「語錄」,如《朱子語錄》。宋.陸游〈跋兼山先生易說〉:「郭立之從程先生遊最久,程先生病革,猶與立之有問答語,著於語錄。」
文言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文飾、與口語不同的文體。通常詞句較精簡。相對於白話文或語體文而言。
璀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壯麗而文飾繁雜的樣子。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下岪蔚以璀錯,上崎嶬而重注。」
護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護錯誤、文飾過失。《清史稿.卷三一九.和珅傳》:「和珅率對不以實,詔斥護過飾非,革職留任。」也作「飾非文過」、「文過飾非」。
飾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過修改美化的文詞。漢.王充《論衡.對作》:「故論衡者,所以銓輕重之言,立真偽之平,非苟調文飾詞,為奇偉之觀也。」
醜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飾、不婉曲的語言。如:「我把醜話說在前頭。」
土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加文飾。《新唐書.卷一一五.郝處俊傳》:「處俊資約素,土木形骸,然臨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傅經文。」
虎頭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刻有虎頭文飾的盾牌。《水滸傳》第七六回:「龍文劍掣一汪秋水,虎頭牌畫幾縷春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