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據〈詩序〉:「小宛,大夫刺宣王也。」或亦指為傷時之詩。首章二句為:「宛彼鳴鳩,翰飛戾天。」
2.國名。為漢時西域諸國之一,在今新疆且末縣境的戈壁沙漠中。
喀什噶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新疆南疆的西部,為過去維吾爾族的首邑,有漢、回兩城。漢城在南邊,稱為新城,今設疏勒縣;回城在北邊,稱為舊城,置疏附縣。二城隔烏蘭烏蘇河相望。地當蔥嶺之東,為中國大陸極西邊防重鎮。
白龍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在新疆羅布泊以東至甘肅玉門關間。屬礫質荒漠,係古代湖積層及紅色砂礫層的隆起高地遭受風蝕而成,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其他散布許多高出地面二十五至四十公尺的方山、岩塔和土柱。呈東北──西南方向,溝谷中有流沙堆積,蜿曲如龍,故稱為「白龍堆」。古代為西域交通要道。
2.地形學上指乾燥地區的風蝕地形。多成群出現於乾燥地區。也稱為「風蝕脊」、「雅爾當」。
沙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西突厥別部處月種,處月為突厥語「沙磧」之義。居金娑山之南,蒲類海之東,有大磧名沙陀,故號沙陀突厥。唐太宗時,處月部隨西突厥降唐,其酋長子孫以助唐平亂有功,屢受唐封,並賜姓李。如晉王李克用、後唐莊宗李存勗、後晉石敬瑭、北漢劉知遠均為沙陀人。也稱為「朱邪」。
2.複姓。如唐有沙陀金山、沙陀輔國等。
天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名。位於亞洲中部,橫亙新疆中部,向西延伸入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和哈薩克等四國,大致作東西走向,由許多平行山脈組成,高峻而寬闊。最高峰托木爾峰高七千四百四十三公尺,第二高峰汗騰格里山高六千九百九十五公尺,皆位於中國和吉爾吉斯邊界。天山山脈的構造複雜,包括多個由斷層作用形成的谷地和盆地,如伊犁縱谷、哈密盆地、吐魯番窪地等。天山地勢高聳,多冰河。天山分新疆為南、北二路,北路稱為準噶爾盆地,或稱北疆,南路稱為塔里木盆地,或稱南疆;南北疆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差異頗大。
于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位於新疆南部,瀕克里雅河西岸。為南疆綠洲之一,有漢、回兩城,回城較繁榮。
2.國名。位於今新疆和闐縣一帶,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也作「于寘」。
非馬非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呼閒人迴避的一種威儀。 (5) 龜茲王:龜茲國的國王。龜茲,音ㄑ|ㄡ ㄘˊ,漢朝西域國之一。在今新疆省庫車、沙雅二縣之間。 (6) 驘:音ㄌㄨㄛˊ,即騾,為雄驢與雌馬交配所生,兼二者之長。耳長、鬃短、蹄小,尾端有一簇毛。體大、結實。耐力及抗病力皆強,力大,可負重行遠。
婼羌(若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塔里木盆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新疆南部,介於天山、帕米爾高原、崑崙山之間的橢圓形盆地,西高東低,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維吾爾語為可耕之意,盆地四周,有許多綠洲,形成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也稱為「南疆」。
尉遲乙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唐于闐國(今新疆和闐縣)人,一作吐火羅人。貞觀初以善畫薦,授宿衛官,封郡公。其父尉遲跋質那亦以畫名,人稱父子二人為大尉遲、小尉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