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21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沉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以昭雪的冤屈。唐.李涉〈與弟渤新羅劍歌〉:「雷煥張華久已無,沉冤知向何人說。」《老殘遊記》第一八回:「職員沉冤,蒙大人昭雪,所有銀子,聽憑大人發落。」
君子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名。唐時新羅國的自稱。參見「新羅」條。
拜占庭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2 新羅馬3 關鍵字4 出處 故事公元305年,戴克里先、君士坦提烏斯及加萊里烏斯共同執政,成績卓越。但君士坦提烏斯不久就逝世了,兒子君士坦丁於公元324年掌握整個羅馬政權,同年把國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建立拜占庭帝國,一直持續到1453年。他用了6年時間在拜占庭修建新城,後稱為君士坦丁堡。公元313年允許信仰基督教,君士坦丁堡也成為基督徒膜拜的城市。君士坦丁死於公元337年。後繼者只有狄奧多西一世(388~395)能夠繼續統治整個帝國。他死後,這個帝國又被兒子分為兩部分。西部帝國遭受侵略者的蹂躪,但在東方,辦...
王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 (1)(西元768~830?)字仲初,唐代潁川人。大曆年間進士,曾任陝州司馬,工樂府,與張籍齊名,所作宮詞百首,尤為傳誦人口。著有王司馬集。(2)(西元847~918)字光圖,五代時前蜀的開國君主,舞陽人。少無賴,里人稱為「賊王八」。後據兩川,昭宗封為蜀王。唐亡後,建遂自立為蜀帝,在位二十八年而卒,廟號高祖。(3)(西元877~944)字天若,高麗開創之主,五代之際立為王,都松岳(今朝鮮開城),國號高麗。石晉冊封為高麗國王,後併新羅,平百濟,統一國內,卒稱太祖。
鬒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亮濃密的頭髮。《詩經.鄘風.君子偕老》:「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髮如雲,不屑髢也。」唐.顧況〈送從兄使新羅〉詩:「鬒髮成新髻,人參長舊苗。」
地藏菩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菩薩。四大菩薩之一。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說法,他原是婆羅門子,曾祈求釋迦牟尼幫他邪惡的母親脫離地獄。後誓度盡地獄中一切眾生。他被認為是菩薩大願的代表。雖然《地藏菩薩本願經》可能是中國人撰寫的,但不會因此影響中國佛教徒對他的信仰。傳說他曾化身投生新羅國王族,姓金名喬覺,出家來華,入九華山,居數十年圓寂,肉身不壞,因此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地藏菩薩的像多作比丘相,有光環,兩眉間蓄髮一簇,手持法杖。也作「地藏」、「地藏王」、「地藏王菩薩」。
百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今朝鮮半島西南部。相傳是東漢末年扶餘王尉仇臺的後代,因以百家濟海立國,故稱為「百濟」。晉時盡據馬韓地,吞併諸國,屢與高麗、新羅作戰。隋末唐初頻頻遣使來華。後因頻侵新羅欲斷其通華之路,而為唐高宗所滅。見《舊唐書.卷一九九.東夷傳.百濟傳》。
三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朝鮮南部的馬韓、辰韓、弁韓的合稱。馬韓在西,辰韓在東,弁韓在辰韓之南,後皆為新羅、百濟所併。
花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新羅國風俗,選擇俊美的貴人子弟,並為他傅粉裝飾,稱為「花郎」。
圓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代高僧的法號。(西元613~696)本新羅人。十五歲遊學長安,從法常、僧辯學習經論。玄奘回國後,前往就學,精研唯識。他對唯識的見解常將真諦和玄奘之說並列,不加可否。所以被視為玄奘門下的異端。著有《解深密經疏》四十卷、《仁王經疏》六卷等多種。尤其解《深密經疏》於九世紀初由法成譯成藏文,對西藏佛教有重大的影響。弟子有道證、太賢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